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这一对伉俪,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2024-12-14 12:24:03)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看看这一对伉俪,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编辑部有话:在编审南通分院老师们11月每月一信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被滋养和感动着。17位参加六实活动的老师,共收到16篇感悟文章。每一篇都是实修实证后的真情流露,都达到了“推优”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蕊静与艳秋这一对伉俪,身在澳洲魂系中华,身担责任心系书院。今年八月临行前,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对他们的澳洲之行寄予厚望,并特别嘱咐他们要珍惜机会,认真实践“六实”。先生还幽默的把他们夫妇两个人组成一个“六实”二人小组,并指定艳秋老师担任组长。可喜的是,一路走来,他们不仅没有因为时空隔离等困难而掉队,反而迎难而上,成为践行“六实”的先锋人物。我们在此把他们的每月一信编辑在一起推送出来,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勤而行之,并不断认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艳秋:从被动到主动的“六实”之旅

11月是收获月,祈祷文讲到:时间像一张无形的网,撒在哪,收获就在哪。想要收获,必须坚持,所有伟大都是时间的函数。任何事,坚持就是神话,放弃就是笑话。坚持要靠“开悟”达成,所谓“开悟”就是开始入悟,就是接受真相,就是明了规则,然后让自己在生活中顺道而行。人只有自己认可了,才心甘情愿去做到;只有真去做了,才能从有意为之走向自然而然;只有习惯成自然了,才不会再纠结,再煎熬,这样一心一意地做事,将更加有力量。人生没有捷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场人生一场圆满,全力以赴才能收获生活赠予我们的惊喜。回顾这个月,感觉自己收获了许多喜悦,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11月3日,笃行书院学习群里,海燕老师发送的一条重启六实智慧之旅的接龙消息,仿若石子投入心湖,瞬间我情绪高涨,满心激动——我要回归那个熟悉且眷恋的心灵家园了!可转瞬,热情又如气球般泄了气。一边要照料孙孙、操持家务,一边还受困于澳洲与国内的时差,线上共修于我而言困难重重,满心担忧会拖大家后腿,可就此错过又心有不甘。于是我立即拨通海燕老师电话,急切问道:“若无法每日参加线上共修,能否入群?”她那一声“可以啊,您只要每天完成六实内容就行!”此言恰似一剂强心针,让我瞬间热血沸腾。匆忙挂了电话,迅速到群里接龙,仿若游子归巢,重回温暖娘家,并与群里的家人共同走上成长的旅程。

刚开始,我的时间利用总是不科学,导致晚上深更半夜还在完成六实落下的功课。考虑到白天我带小孙子的时间较长,我和爱人商量,如果早上孙子的第一觉已经入睡,则由他陪,我投身于线上共修。尤其是静坐和养生锻炼,感到线上共修别样顺畅与欢愉。如果孙子暂时没有睡觉,我就带他,让爱人参加共修。而其他功课,我则见缝插针逐一累积完成。抄经这一项,我则放在了晚上孙子睡着、做完家务之后去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抄写质量。

来澳洲时,我为自己定制的目标是每天抄写3章、阅读3章问道心得、聆听先生的3章分享音频。看到群里每个精进的老师,我又为自己重新制定了目标,从这个月开始,每天抄写10章《道德经》,聆听师母的10章诵读音频,并从中找到重点再去聆听先生的分享,直到听明白为止。这个月前半个月,我还主动担当了我爱人的养生操的老师,每天晚上趁着孙子睡着或是周末儿子他们在家的空档,就带着他练习养生操。现在他也跳得很好了,对此我特别的开心,因为我们两个每天都在一起进步中。

先生说,读《道德经》就是在读自己,当你心里有坎要过时,随便打开哪一章,都能找到答案。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追逐,而是心灵的修行。跟着先生修身,让我学会了放下执念,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不再专注于我执,而是更加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成长。先生和师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接纳、处柔、包容、谦下、化育、和谐共生。”之前强势大于柔情的我,现在学会了放下,不再为任何事情争辩,不再以我为中心。尤其是看到先生和师母的榜样力量,看到海燕和罗马老师的携手进步,我更是在心里默默下决心,做好自己,向着榜样靠拢。

一个月的践行,虽然时间压力较大,有时会延及深更半夜,但我始终牢记着先生的一句话——不让时间空转!祈祷文说,任何事,坚持就是神话,放弃就是笑话。之前,我做六实,有时还存在被动、为完成而完成的情况,而现在,每天的六实功课,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必修。有时看到爱人比我努力,我还要去赶一赶他。现在,我们在学习践行中找到快乐,又在快乐学习中践行大道!

感恩先生!感恩书院!感恩我们一起前行!总是微笑,总是感恩,总是敬畏,总是立德,总是清理!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看看这一对伉俪,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蕊静开启我的“六实”标配

 这个月,我的 “六实” 修行之旅又迎来了新的进展和收获。根据在澳洲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我开始探索和实践为自己的 “六实” 修行做标配,即:每天的诵读《道德经》不少于3遍锻炼不少于60分钟阅读问道心得》不少于3章静坐不少于60分钟唱歌不少于10首抄经不少于9章(光这个月到23号,我已经抄写道德经全文4遍)。用这样的配置,可以根据生活规律,合理地安排六实的修炼项目,使得每天空转的时间越来越少心绪安定注意力越来越聚焦在每天的六实项目之中。

努力践行 先生提倡的“不让一分钟空转” 的理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逐渐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每一分钟都不应该被浪费。于是,我开始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程,确保每一段时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每天,小孙子一般都在悉尼时间早晨5点钟(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左右起来,也就是从这个点儿开始,我每天的“六实”也就开启了。一般我会打开手机里我曾经带领近百号人一起诵读《道德经》的录音,我感觉这个朗读场域的磁场强大,所以,我每天和录音一起诵读不少3遍,听诵读录音不少于6遍;每逢出去散步、上街买菜包括周末和孩子们一起外出的途中,我总是把耳机戴起来,从出去到回来一直听着《道德经》和《问道心得》

在家里做一天三顿,每天在厨房里至少要5到6个小时,这些时间大都是边做饭,边唱歌、听先生讲解《道德经》的音频和刘老师朗读《问道心得》的音频。所以我们家每天的饭菜都是在汉风先生刘老师高能量的磁场声音以及欢快的歌声中做成的孩子们经常夸饭菜好吃,先生和刘老师的高能磁场起了一定的作用。还有一个专门唱歌时间段,就是哄小孙子睡觉的时候,最多可以给他唱上一个小时,无论是儿歌还是歌颂祖国的歌曲,他都能在歌声中甜甜地睡眠。每天晚饭前,有时间的话,有时会用来做第二遍拳操舞

夜里,等把儿子第二天要带去上班的午饭做好、厨房整理到位、全天的家务宣告结束后,还有重要的任务,就是抄写道德经、阅读经典、阅读先生的《道德经》分享文字、撰写当天的日记,睡前还有30~60分钟的静坐。算算一天中,用在“六实”和研学《道德经》上的时间基本上在8~10个小时。被空转的时间越来越少,除看书院公众号上的消息文章和学习群里老师每天的日志分享外,可以用于刷手机的空余时间真的很少甚至觉得每天的时间有点不够用。

这个月以来,我深刻体验到了我们南通分院老师们群体的力量。在 “六实” 共修的过程中,我们这个小组的老师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特别是亚玲和朱玲这“二玲”老师,像群里的两只精进的百灵鸟,每天不辞辛劳地在为大家做这样那样的服务;田海燕老师和罗马老师每天的“六实”都领跑在前。在先生的不断鼓励下,所有老师在“六实”修行之路成长很快从本月恢复记分第一天全组302.5分的“六实”成绩开始,全组每天的“六实” 成绩一路攀升,百多,百多,百多,到我今天写每月一信的时候,达到了728.5分,人均42.85分表面上看是长了分,其实背后却蕴含着很多老师得非常不易的艰苦努力,特别是年轻的老师们,白天要上班,晚上要陪孩子,有的还要照顾老人,还有一堆家务活儿,要修出这么多的分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退了休的老师们也相当的不容易,像陈艳和杨艳老师,很多时间用在服务孙子和其他家务,非常的辛苦,但她们的“六实”也做得很不错我深深地被我们组老师们的精进和努力而折服。我和我的组长说了两次:很多老师的事情比我们多好多,她们的时间比我们要紧很多很多,而她们“六实”做还那么好,我们落后就没有理由啦。我们应该努力做实、做好“六实”,在组里我们多做一些,为赶上书院其他小组为她们减轻一些时间上的紧张压力,我们要努力多做点贡献才是。

现在,“六实”已经成为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反思,我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无论是早上的养生拳,还是晚上的静坐冥想,这些活动都已经深深地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保持身心健康、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方式。就拿养生拳来说,每天清晨,我都会跟着视频认真地练习,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做到位。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发现自己的身体相关的关节慢慢被打通,刚开始做操的时候颈部、膝盖嘎嘎直响,现在慢慢响声越来越少,精气神有了不小的变化。

这个月,我深刻体会到“六实”修行带给我的变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日益增强,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诵读《道德经》让我在浮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锻炼让我充满活力阅读和抄经则不断充实我的精神世界唱歌更是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乐趣静坐则帮助我沉淀思绪,提升专注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就一定能够取得更显著生命成长和绽放,最终完成活好与走好都双重使命。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