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句话让我照见了自己并改变自己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11月12日,彭城书院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说和做——汉风先生的二三事》。书院小弟子徐苒恒在这篇文中回忆起小学上立志班期间第一次聆听汉风先生讲课时,先生说:“每个人的理想都不同,重要的是为了什么,为自己的志向再大都小,为国家的志向再小都大。我们要为别人着想,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甚至为天下立志……”这句话顿时击中了我的心,让我照见了自己——那个以照顾家庭为名义向领导要求尽量不安排出差的自己;那个羡慕别人工作轻松曾一度想调整工作岗位的自己;那个与别人意见不一致就会产生二元对立情绪的自己……总之,就是为了小我小家的自己。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把工作的时间和家庭的时间看成对立的关系,面对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和越来越难的孩子培养,我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多陪伴孩子。实则,我是走上一条封闭自我的路,其结果是工作心态并没有更轻松,夫妻关系并没有更和谐,孩子成长并没有更如意,家务的担子也并没有更轻。
在照见自己小我的站位和自闭心态之后,我决定跳出给自己画的牢笼。于是在11月,我在和谐身心、和谐家庭的前提下,进一步担当“和谐事业、和谐社会”的责任,在我们单位尽职尽责,做了下面三件事。
第一,组织一场企业家游学活动。本着一颗推动行业交流和提升区域服务的发心,我邀约了8位不同从业方向的企业负责人,观摩企业并交流座谈。从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五点半没有一人提前离场,大家相谈甚欢,意犹未尽。我知道凝聚这些企业家的不仅仅是学习别人怎么生财,更多的是大家有一颗想干事创业的心、想带给客户更大价值、想为城市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知道,这就是“无”的力量,当我在无的层面提升维度后,就可以感召同频的人共同成就那个无我无私的自己。
第二,主动赴天津公务出差。路途中,我对认识了好几年还算是熟悉的某个人,有了重新的认识。在天津,我结识了用心服务企业的天津市商务局处长、运营传统文化进行企业管理的企业家、计划在山东落地华夏太阳谷学校的商学院院长。我知道,这就是“无”的力量,当自己更优秀了,才会遇见更优秀的人。
第三,许下服务1000家企业的愿景。了凡先生曾发愿做1000件善事,无我利他的汉风先生和抱一精进的同修们给了我向先贤学习的力量,我发愿服务1000家企业。这周我减少坐在办公室的时间,保持高频的企业走访。走进企业,我看到一个个积极奋进的创业者,哪怕是头发花白;一个个敢闯敢拼的开拓者,哪怕是初出茅庐;一个个勇于创新的先行者,哪怕是困难重重。当我去践行服务时,却收获了企业精神的滋养。我知道,这是“无”的力量,道是圆形的运动,爱出者爱返。
过去,我把工作中的不顺意堆积在心里,导致工作的获得感降低、热情度降温,在内耗中越来越苦。五个月前,做“四和”之人,对我来说还是目标、口号。现在,我在践行“六实”中感受到无的力量,心念一转,生命自然流畅。
我相信我是道,我是光,我是无限的创造,我是无限的爱!总是微笑,总是感恩,总是敬畏,总是立德,总是清理!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 朱凤春。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2月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