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朱玲老师文章:我当轮值组长的三点收获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一个人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音箱里缓缓流淌着古琴曲,着手写本月的每月一信。每次写信,剥离掉一切杂事,花上两三个小时静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回看这一个月来的日常,一天天,一件件,仿佛就在眼前,或思考或突破或喜乐。这种感觉就像是给自己写一份情书,透过文字细细地体会对自己深沉的爱意。
11月,过得好快,还清晰地记得在10月31日晚上,读书会结束,海燕老师对我说当轮值组长要做到三点。第一,每天早上在群里转发书院的公众号文章;第二,六实完成要做好表率;第三,担任本月每次共修会议的主持人。我说一、三这两个简单,六实完成我争取前五吧。现在看来,我当时是多么的狂妄。
第一条,转发书院公众号的文章,我第一天就犯了错。那天书院有一篇文章是关于举行爱国歌曲歌唱比赛的通知,心里想我们可能也不会参加,就没有转发。后来接到海燕老师的电话,说我们要完全融入彭城书院大家庭,与大家手牵手,心连心,不能对书院的信息挑三拣四,更不能三心二意。我这才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是我自以为是了。书院的每一篇文章都传递着正能量,或有形或无形。而爱国歌曲的歌唱比赛尽管我们不参加,但是转发给南通分院的各位老师,一是可以和书院链接;二是让大家知道书院在做的事情,从而更好地去了解、认识书院;三是比赛的歌曲是红歌、院歌,借此激发大家的爱国、爱乡之情。这不也是正能量的传递吗?反思之后内心倒是欢喜,因为海燕老师教会了我不自恃的道理。
上月中旬的时候,收到先生的短信,先生把转发的视频和公众号上的文章按照正确的顺序发了一遍给我,并且告诉我这样发的缘由。先生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时的感觉就像是父亲对女儿和风细雨的教导,内心是满满的被爱。在11月25日六实示范组共修的会议上,徐凤梅老师分享时提到先生经常教导大家要“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看到先生给我发信息的情景,瞬间泪流满面。就像是先生站在面前,对我再次语重心长地教导。而我,更理解了父亲的爱,比天高,比海深。感恩先生,感恩书院。
第二条,关于六实的践行,当时的目标对现在的我来讲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南通分院的老师,一个比一个精进,践行六实的分数一天高过一天,最后再怎样利用时间都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度了。但我内心倒是欢喜,欢喜有这样一群人相互勉励,用生命撼动生命。不浪费一分半秒,已经成了我们的共识。每一次去书院,我们一有空闲的时间,要么静坐、要么读经唱歌,每个人都处在喜悦之中。而对我而言,从践行六实的分数上来看,作为轮值组长,没有做到不言之教。但从我个人的成长来看,我已经突破了过去的我。这个月在手机上花的无意义时间少之又少,而这带来的结果是孩子也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我突然明白了先生常说的“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养”。之前总觉得感化的过程会很漫长,但是这一个月却让我看到了结果。所以,我还要精进,真正做到不让一分钟空转。
第三条,担任共修会议的主持人,让我收获了无尽的喜悦。每次共修会议上,听各位老师分享本周的成长感悟,我都被深深地滋养。他们有的觉知自己;有的突破自己,坚持每天早起、跳养生舞;有的理解了父母;还有的收获了修身证道过程中的人生感悟等等。老师们讲述着一段段经历,我或随喜或赞叹,内心无比欢喜,感恩老师们的滋养。
还记得第一次线上共修开始前,收到一位老师的信息,说这个月的组长不好当啊。的确,这个月在组长的职分上,我还存在不足,有待提高。或许这也给我的成长留下了更多的空间。但现在站在这个月末,回看过去的每一天,我都处在淡淡的欢喜之中。是各位老师的包容,是大家的相互激励与滋养,是一群人修身证道的坚定,给了我温暖和信心。我坚信:在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南通分院的每一个人都会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会推动南通的彭城书院早日实现!祝愿我们早日遇见更好的自己!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祝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 朱玲。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