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班会回答三个问题给出五点建议外加六条提示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2024年5月12日是星期日,全国十佳国学书院、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彭城书院,迎来一周一次的周日国学讲坛与国学班班会。今日阳光普照、风和日丽,大家按时到来,签到之后移步明伦堂,诵读中华经典《道德经》。随后例行上课礼,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历代圣贤、祖先、父母及师长,行三鞠躬礼。礼成,大家轻声就座,以饱满的热情和热烈的掌声迎接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出席2023级与2024级国学班师生见面交流班会。
汉风先生开门见山请大家一起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来彭城书院?进入书院应该怎么做?如何与书院保持持续和深入的连接?关于“为什么要来书院”,先生说:第一,来书院是为了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人,为了解决“活好”与“走好”这人生两大终极问题。“活好”的标准是什么呢?人要有尊严地活着、健康平安地活着、吉祥如意地活着。“走好”的标准又是什么?含笑九泉、永垂不朽、万古流芳、死而不亡。“活好”、“走好”与世俗世界的功名利禄关系不大,与看不见的德行能量关系很大。厚德之人才能活得好、走得好。因此,挣钱重要,积德更重要。
先生说,书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机构,是圣贤的道场,我们来书院不是为了学知识与考学历的,而是来增能长慧、明理规道的。来书院可以交良师益友,改善自己的朋友圈。世间万事万物都秉承“同频相吸、同气相求”的规律,书院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志愿者,都是在这里默默奉献的有道和有德之人。古人云:“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地老。”所以,在书院大家庭里我们可以交到良师益友,牵手道德之人。
先生强调,所有来书院的人在书院都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三要”是: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与故乡徐州;要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要做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事业的担当者。“三不要”:不要和同修之间有经济往来;不要与异性同修有感情纠葛;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短长。我们来书院只有一个目标:学习增加智慧,修身提升能量。
我们如何与书院保持持久而深入的连接呢?先生给我们六条提示:第一,把来书院修身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第二,尽可能多参加书院举办的课程与活动,听课只关联记忆,参加活动才能入心。第三,与书院的老师、同修之间多交流。第四,经常浏览书院公众号的文章,关注书院,了解书院。第五,多写心得感悟。第六,牵手周围有缘的亲友走进书院,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生说,再好的东西都讲究 “缘”,人们只能看到自己业力所允许范围内的事情。心是平和的,看到的一切就都是祥和的。我们修好自己,周围的人、事、物自然会随之变好。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先生的讲座到了尾声,在座的同修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先生赋能。11:20,同修们分为两部分,分别召开班会。2024级同修移步明德堂,大家互相认识,彼此交流。2023级同修们则留在明伦堂静候先生为我们做毕业课题说明会。
感恩先生,感恩书院。祝愿大家善日加修,德日加厚。让我们共同祝福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文图/书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