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庆幸,我属于这群人!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这个月,我们“六实”活动第一小组分享会上,当郑丽娜老师谈及参加“六实”带给自己的改变时,淑德老师追问了一句:“如果不是大家一起牵手前行,您认为自已能坚持下来吗?”丽娜老师脱口而出:“肯定不能,我恐怕连几天都不能坚持。”这其实也是我们多数人的心声,我们小组全体同修用半年的时间充分实证了“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句箴言。
史一然老师是我们组的航标灯,她以博大、宽容的胸怀温暖着我们组每一个人。每次小组共修,轮到她分享感悟时,大家都不想让她停下来,我们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听着如沐春风。她说出的话每一个字都发着光,直抵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给我们指明这一阶段前行的方向。“六实”刚开始的六月,一然老师是我们组的群主,引领我们找到人生信念,告诉我们信念会源源不断供给内在动力,给我们持续走下去的力量。一然老师分享她对“每日一善”的理解,说这个“一”还有“一以贯之”的深层含义,就是要把善念贯穿在我们的分分秒秒之中。
每当我因工作忙而产生懈怠念头时,我就问自己:“我有先生忙吗?有一然老师忙吗?”先生为了弘道,走遍五洲四海,有时从高铁站直奔书院,接连讲数节课。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无我利他,都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推广圣贤大道,温暖世道人心。一然老师紧跟先生步伐,这么多年一直扎根书院,默默耕耘,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九月初,一然老师不仅要忙于书院秋季启蒙班的课程及老师的调配,还有自己单位的防疫表格的下发及统计,真是每一秒钟都不让它虚度。每每想起他们,心里立刻升腾起一股热流,就有了行动的力量。
王文莉老师有段时间身体不好,除了每天统计“每日一善”,还做好六实统计表格,发给每个组共享。最近又利用excel的筛查功能汇总每个人的感悟。我有一次忘记打卡,她还特地发信息提醒我。徐凤梅老师和我是同行,每次分享感悟都能引起我的共鸣。她在启蒙班做主班老师已经很多年了,今年暑期还连带了三期夏令营。徐老师在自己单位,每天利用晨读时间带领自己班的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慕溪老师精心制作的清晨寄语和问道心得视频,带给多少人温暖啊。还有高雪老师,当前疫情反复,她是一位防疫工作者,如此繁忙的工作,一天还读四五遍《道德经》,有时做两遍拳操舞。她的精进感召着我们每个人……
先生特别强调写每月一信是“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做到来实证“六实”的力量,用“实话实说”来总结经经验教训,点燃和唤醒他人。所以,发到群里的每月一信,我们组每个人读后都在群里畅谈自己的感受并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几个月来,我们组的每位成员也都能按时完成每月一信。随着大家的互相了解,每个人都愿敞开心扉,渐渐没有了当初的拘谨和矜持,由此产生共情。小组共修时,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诉说委屈和遇到的困难,可以分享喜悦,可以不用抑制激动,可以沉静思考。
24日晚我们组线上共修,当一然老师邀请王敏老师去启蒙班做助教老师时,徐凤梅、郑丽娜和我不约而同地开麦去“抢人”,要不是隔着屏幕,估计三人得动手拉扯王老师。随着“六实”活动的深入,大家逐渐融合为一家人。回望来路,我们一起去彭园的亲水平台、小南湖等共修,做拳操舞时切磋动作、丽娜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学手语舞,一起唱歌,围成一个圆聚集能量读《道德经》;还有一起吃“百家餐”;一起拍美照……其乐融融。先生说“天地间充满能量,内心只要呼唤,力量如影随形。”从天地间我们汲取到力量,我们一起共修的身影也会被这青山绿水记住,从而定格在四季的相册里。
有句话说的好“共同体像是港湾,像是冬天下雪时家中的壁炉。”在我们小组这个港湾里,彼此之间传递着爱,用自己的本真与同修的本真连接一起。每个人的身心因此得以滋养,每个人的生命之花都得以绽放。写到此处,我面前出现一张张熟悉的面庞:朴实谦和的王敏老师、年轻却精进的淑德老师、病中还不忘读经的夏芳婷老师、讷言敏行的栩宁老师、舞姿优美又谦逊的丽娜老师、乐观向上的刘月影老师、每天的感悟如同散文诗一样美的王宇老师……心里顿觉暖暖的,更深刻的理解了先生为什么让我们结成伴同行。此时有句话欲作肠肺倾: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一起走!我庆幸,我属于这群人!
【本文初发于2022年11月12日,此次为重发。作者为书院志愿者先锋队队员、骨干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