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实证了什么是“自胜者强”

(2022-11-16 18:18:17)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她实证了什么是“自胜者强”

今天是2022年10月26日星期三农历十月初二。今天是我认识先生3年11个月零3天。先生说:“十月是新生月。人生中,挑战随时会出现。当我们觉知挑战、解决问题之时,也是收获上天赐予我们的祝福能量之日”这个月,我承担了我们六实”活动二组的组长职责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实证了先生的教诲:“我们知道的知识再多,只是输入在记忆系统了,如果不去实践,最后钉是钉铆是铆,对我们的生命并无实质影响。只有做到才能把知道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生命营养。做到多少得到多少,一点没做本质上就一点也没得到。”

按照共修要求,组长每天清晨4:50要在小组群里发静坐的音乐。10月1日开始,我调整了自己原来的六实步骤说心里话,刚开始的前三天有很多不习惯,究其原因是被自己的执念所禁锢。直到10月4日的清晨,我右脚酸疼的不行,实在坚持不住了,才把脚下来。这一放脚,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不习惯,会痛苦,就是因为自己有私、有小我、有我执啊。瞬间,我感觉自己特别羞愧,先生一次又一次的告诫我们要放下小我,我怎么就没有听进去了,我怎么就没有去力行和实践呢那一刻,我先生讲的话才有了真正的链接,文字不再是文字,而是照进我生命的

10月4日书院公众号推送了史一然老师的一篇感悟文章先来一万遍。看到标题,我一下子就被摄受住了。这篇文章我当下就拜读了五六遍,每拜读一遍,就感觉自己的灵魂被洗涤一次,直至自己内心也默默发下宏愿:《道德经》诵读先来个一万遍。先生说“你若是一个真正发心修道的人,必经磨难,必遇明师,也一定会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宏愿发下之后,就重新调整学习计划,同时准备好迎接挑战。我在纸上计算着如果每天各项内容个都做到,至少需要3个小时但考虑到要平衡外贸工作、生活、孩子、学堂等诸多事情,同时也为了一个可持续的完成这一宏愿的后劲,我决定把实修内容分配到一天不同的时间段来完成  

可行的计划做好之后,就考试就不断的来到面前。10月7日清晨起来后,我没有马上坐,而是阅读了同修们的打卡感悟,等我把大家的感悟阅读完后,一看时间5:26,心想要不今天就先打半小时,另外半小时中午再补。那个瞬间,我看到了自己潜意识里面的惰性,心想我要对自己的“惰性魔”开战。心定了,依然选择了60分钟静坐。面带微笑,放松身体,带上祝愿,大概5分钟左右进入状态,心很静……这让我感受到:小就是大,守住了手中的小事,假以时日,加上时间的利息,终将会成就大事。

10月11日上午我外出参加了常州的“闻道典籍”读书会,晚饭后《道德经》还没有读,节拳和节操还没有做。心想要不就明天再补吧瞬间觉察到了自己的惰性,立马调整,最后还是决定今日事,今日毕。10月12日一天当中有几次觉察到自己的“惰性”,并且我发现每一个惰性的背后都还会有一个很合适的理由来支持这个惰性。比方,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口气读完4《道德经》,这样就意味着要1个小时,然而我读了一,看时间比昨天还宽裕一点,心中就想自己先睡个觉,然后再继续后面的三。我立马觉知到自己的惰性,于是当下改变,继续把剩下的三读完。读完后,我开始复讲先生第二轮的《道德经》,计划是今天讲两,讲完一后,看还剩35分钟才到女儿放学,懒惰的念头马上出来,心想要不晚饭后再讲吧,今天的功课自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我又一次觉察到心中的“惰性魔”,马上复讲。

10月13日上午有朋友来家里一起打拳操舞,练完之后,我们又交谈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下午,除了坐和拳操舞,其他几项都还没有做,心想要不就少做两项吧,组的同修也不会注意到,就算注意到了,也没有关系,谁还没有一个意外觉知到了自己的惰性,立马调整,对内心的“懒惰魔”笑笑说:“你来啦,谢谢你用这种方式来跟我见面”随后就开始了剩下的几项内容,这一次效率非常高,且都在聚精会神的状态。 经过前面多次对“惰性魔”开战,我每次都胜利了,很明显接下来的几天“惰性魔”没有再次出现,直到今天我还依然每天都能按时完成自己既定的学习目标。

障碍我的“懒惰魔”消停了,我身体里面的其他的“魔性”又出来了:欲望魔、自私魔、小气魔、自是魔、自彰魔、傲慢魔、急躁魔、固执魔……这个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深藏在自己灵魂深处那些从未曝光的阴暗。先生说:“没有觉知,就不能谈修行。看不到自己,就不能改变自己。天地之间充满了力量,只要内心呼唤,力量如影随形”所以修道,它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事,它是我们生命每一寸时空的事,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要坚持觉知自己,坚持改变自己。

   先生对我们说:“《道德经》学用,来自我们知行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践行觉知,这在每一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几乎微乎甚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开始显露,但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每五年看来,那就是格局、境界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水岭;等到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以后再看,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了!”所以生命不息,修道不止!感恩我们二组的所有同修,感恩大家对共修正能量的共同付出!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书院2021级国学班弟子、常州密友学堂创办人 王毅飞。邮箱收稿日期:2022年10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