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老的长寿“秘诀”

(2016-06-12 23:21:50)
标签:

洪葭管

长寿秘诀

分类: 人生

洪老的长寿“秘诀”

前几天,洪葭管先生寄来了他的新著《论金融》,并电邀小聚。这是他九七生日的宴会,自然欣然应命。屈指算来,1974年认识洪先生至今,已经四十多年,是我大半辈子的“老师”。虽然没有跟他走上金融史的研究道路,但对于经济史的兴趣,却是在我进入大学以前,他在我心灵中播下的“种子”。小宴上,都是我相知相交多年的几位洪老的“后学晚辈”,欢声笑语自不必说。洪老以九十七岁高龄,宴请后生晚辈,“受宠若惊”之余,大家无不为洪老的健康长寿感到高兴,并表达了深情的祝福。

这几年,洪老除了听力有点下降之外,记忆力的强健,思维逻辑的严密,观察力的透彻、语言表达的清晰,丝毫不减当年。出门开会办事,依然独自健步,无扰子女;在家读书看报,时事动态、经济社会、文学艺术,依然兴趣广泛,并能准确抓住“看点”,畅谈自己的“观点”。近年来,洪老有三次不小心摔倒,竟然都安然无恙。洪老年近百岁而精力、体力、智力依然如此强健,也是国内高级知识分子中屈指可数的耀眼“寿星”。

这位老寿星的长寿秘诀,想必是许多老年人所想知道的。洪老边吃边聊,说出了三个“秘诀”。第一是基因。父母都长寿,所以是拜父母所赐,受父母之恩。第二是心态。要明事理,善待人。洪老说他很少动怒气,我在四十多年的交往中,其实根本就没有看到他有过愠色。洪老之于名利,也很淡薄。我在读研究生期间,魏建猷先生要我听洪老的金融史课,照例学校要发兼职教授的聘书。当时洪老的职称是副研究员,特地写信通知,聘书只能写兼职副教授。在许多学术会议上,洪老的资历很高,但集体合影时,他总是谦虚地站在后面。有一次合影的时候,站在我身旁的朱宗震先生不平地对我说,现在坐在前排的,有几个能与洪老的资格相比?我说,会议主办方根本不知道洪老在金融界是什么地位;洪老一向低调,也根本不在乎这种“待遇”。第三是运气。对于“运气”,他没有多说,但其中的道理却太丰富了。这“运气”,在我理解,就长寿而言,其实是生命历程中的少灾少难,许多人有长寿的基因,也有长寿的心态,但可惜没有长寿的运气,在天灾人祸中“沉舟侧畔”,这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事情。

现在老年杂志报刊经常会开出许多长寿“秘诀”的丹方,洪老不信这个。他说,许多人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他说,我绝对没有什么“养生之道”。这么大年纪,大鱼大肉,吃奶脂品、巧克力,喝咖啡。从来不散步,也不锻炼。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洪老的“养生之道”:顺其自然。

洪老到八十岁时,依然每天伏案工作十几个小时,辛勤笔耕,这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这种巨大的能量消耗,使他根本无须像许多老人那样需要“忌口”。在他看来,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到了老年,因为听信了各种“忌口”的宣传,减少食量,对于鱼肉奶制品退避三舍,以为素食可以延寿,实在是莫大的误区。因为脑力工作者的脑力支出很大,需要大量营养补充,大脑如果营养跟不上,长期支绌,引起脑萎缩,随之“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至于患上老年痴呆症等各种疾病。坚持“大脑运动”,可以保证神经中枢对于眼耳鼻舌身的“指挥协调”能力;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不轻易忌口,以保证大脑营养的充分供应,这大概就是洪老不自觉的“养生之道”。而这种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大脑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他对国家社会的强烈关怀,来源于他对专业持之以恒的兴趣和事业心。

知识分子如何健康长寿?从洪老的长寿观中,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宴会结束之时,洪老在吃了大鱼大肉之余,还安排了咖啡和蛋糕。生日蛋糕是他特订的巧克力奶油蛋糕。在吹灭了生日烛火之后,我们瞪大眼睛,看着洪老吃下了分给他的最大一块蛋糕。大家相约,以后每年为洪老祝寿,陪他一起吃大鱼大肉、吃蛋糕。我对洪老说,我的新茶你要抓紧喝,忠民兄带来的普洱茶膏,至少可以保存十年以上,那时,味更香更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