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翁万戈先生捐书上海图书馆有感

(2015-12-23 09:23:26)
标签:

翁万戈

翁同龢

翁氏藏书

翁同龢日记

分类: 文化

翁万戈先生捐书上海图书馆有感

2015年12月21日上午,上海图书馆举行了“翁万戈捐赠翁氏文献入藏仪式”。听了上图工作人员和翁以钧先生对于翁氏文献捐赠和入藏上海图书馆的经过,我谈了三点感想,归纳起来,十二个字:“道德人文,归得其所,期待‘团圆’”。

说“道德”,是因为整个捐赠过程,体现了翁万戈先生的道德精神和上海图书馆的敬业精神。翁万戈先生保存的光绪帝师翁同龢收藏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献,历经战争磨难,并随着他迁徙美国而到异国他乡。在他年届百岁之时,想为这批文献找一个“安家之所”。争取这批文献的机关有国家图书馆、翁同龢的家乡常熟市政府和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没有国家图书馆的“高”,没有常熟市的“亲”,而偏偏进入翁万戈先生的“法眼”,原因何在?一是翁万戈先生以前作为读者,对上海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认可;二是上海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种讲座、展览,宣传本馆藏书和资料,服务读者。第三,也是此次争取成功的最重要的,是上海图书馆向翁万戈先生提供了上图对于珍贵文献保管、整理、利用的系统说明。这种几代人持之以恒的高度敬业精神,与翁万戈先生矢志保存好翁氏文献的精神是相通的。

此次捐赠的翁同龢日记和翁氏文献丛编,都是翁同龢的亲笔手书,由于翁同龢“位极人臣”的地位和杰出的书法造诣,无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陈先行说得好,2000年翁万戈先生将宋刻孤本等以高价转让给上海图书馆,只是文物界通常的转让方式,翁同龢的亲笔文献,其文物价值极高,但翁万戈先生不“卖”而“赠”,说明老先生对翁氏文献的处理,是有着严格的道德准则的。它们是翁家的“女儿”,要找到一个好的“夫家”,翁老先生是抱着“嫁女儿”的心态慎重处理这批文献的。翁万戈先生处理祖先遗物的不同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魅力。

就文献保管、利用和服务而言,美国的图书馆优于国内的不少,但翁万戈先生选择了产生这批文献的祖国,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他向侄子翁以钧先生交代,这是他身后最重大的一件事。当上海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翁万戈家中匆匆办完交接手续、踏上征途之后,这位老人在大洋彼岸一直等到最后接到顺利入藏上图的电话之后,才如释重负,安然入睡。翁氏文献,回归祖国,在上海图书馆入藏,可谓“归得其所”。

翁氏文献,自翁心存至翁同书、翁同龢两代,积累丰富。翁同书一支的藏书,大部分入藏国家图书馆,翁同龢一支的藏书,已有相当部分入藏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计划举办一次翁氏文献展览,我们期待,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能够将收藏的翁同书、翁同龢的文献能够在一百多年之后实现第一次“团圆”。我们更期待,所有分散在民间的翁氏藏书文献,能够以转让、捐赠等不同形式,分别在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重新恢复到翁同书、翁同龢当年的原藏规模,实现“大团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