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采购的贵、旧、差如何治?
(2015-05-15 09:21:37)
标签:
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网 |
分类: 政治 |
公务采购的贵、旧、差如何治?
公务采购制度,旨在政府财政支出以较低廉的价格从市场购买到相当的商品和服务,防止公务采购过程中发生贪污腐败的现象。这项从西方引进的制度,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推行。但从试行到推广过程中,问题多多,水土不服的现象比比皆是。
政府招标,投标过程实际上是取得阶段性的垄断权利的过程。进入政府招标采购项目的目录,是招标的前哨战。生产服务企业和销售公司,无不使尽解数,力争所提供产品和服务能够进入招标目录。一旦进入,招标也就成了走过场的形式。这个环节,存在着多少幕后交易,天知道。
前几年不搞公务采购时,我用科研或行政经费购买一些电脑打印设备,通常货比多家,根据实际需要,购买性价比最佳的产品。这两年,听到通过政府采购渠道购买的一些同事反映,大体可用三个字概括:贵、旧、差。这个评价,当然不是公务采购的全貌。虽说是“公务采购”,实际上只是根据个人需要购买,数量很少,但存在这种现象,本身就值得注意。
西方国家的公务采购制度,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尚不发达、网络销售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形成的。采购量巨大的政府,一般而言,在产品要求和价格上,对于生产服务和销售企业,具有相对的谈判优势。但是,在信息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网络销售已经风行的情况下,政府的谈判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变成了劣势。通过招标而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单位,实际上取得了某种排他性的权利,同一产品或服务,只要根据政府招标时议定的价格执行,市场价格竞争的机制就失灵了。电子设备是目前市场上升级换代最为迅速的产品。新品新款一出来,老品老款就得跌价,去年的招标目录上没有,今年的订不进去。花可以买新品新款的价,只能买老品老款的货,这个贵、旧的恶感也就产生了。且不说已定为“官商”的售后服务本身怎样,科研人员必须经由设备处申请维修的手续,比起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差”感也就难免。
政府采购网,各地方政府纷纷建立,“诸侯林立”,比个“淘宝”都不如。“采购目录”的前期黑幕,不知有多少。根据网络商务的特点和优势,重新设计和制定中国的公务采购制度,消除公务采购商品和服务的贵、旧、差的问题,还是要将招标制度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机高效地统一起来。10万元以上的大件商品,政府统一招标;10万以下的商品,完全可以让采购单位在政府采购网上随时挂牌,提出产品要求、规格、型号等等,由已经在工商管理注册所有相关企业报价,政府采购网提供市场最低价格的连接,供采购单位参考。在市场最低价格1~3%左右采购的商品或服务,无须挂牌,可直接购买。通过政府采购网购买和结算的,即符合公务采购的财务报销手续。在政府采购网进行交易的生产服务企业,如果不照合同履约或有假冒伪劣现象,企业和法人代表即列入“黑名单”,禁止进入。政府采购网的管理和维护,由国务院专设机构负责,采用目前淘宝、亚马逊等网购平台管理模式,甚或与这些大型电子商务网络联结的方式。让政府在采购活动过程中的行政权力,降低到最低限度,让商业服务的竞争优势,在政府采购中发挥到最大限度,贵、旧、差乃至回扣、行贿贪污等等弊端,可以减少许多。
政府采购制度,已经试行多年。目前的乱象,源在没有“顶层设计”。出现这么多的政府采购网,商品、服务的价格与市场有点“双轨”,恐怕会造成更大的贪污浪费。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未雨绸缪,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