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伦理变态的电视剧:婆媳的战国时代
(2015-05-08 00:55:13)
标签:
情感 |
一部伦理变态的电视剧:婆媳的战国时代
最近一段时期,反映社会家庭伦理的电视剧开始多了起来。相对于有的“抗战剧”荒腔走板,换个题材的片子也有奇葩,《婆媳的战国时代》就是其中之一。
婆媳矛盾,是中国家庭常见的关系。文学艺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的婆媳关系,需要作家深入生活,从生活的真实中揭示婆媳关系中复杂的人性,让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但是,《婆媳的战国时代》整个就是一个心理变态的人群组成的畸形的家庭关系、婆媳关系、恋人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复合体。在这个变态复合体所展现的婆媳关系,没有是非,没有正常的伦理关系,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判断。
电视剧的主角王慧中,因为父亲的车祸无钱救治,在母亲的逼迫下,抛弃了青梅竹马的情人胡晓强,嫁给了看中她的一位富家公子,因为这位富家公子的母亲以此为条件愿意拿出十五万元的医疗费。
而另一个主人公婆婆刘姗姗是一个著名的芭蕾舞蹈演员。她早年与男主角恋爱未婚育儿,据说是“为了艺术事业”而嫁给富商,不仅与情人瓣了,而且逼着情人把新生的儿子抛弃了。不料,这位姓赵的富商天不假年,很早死了,刘姗姗便独自把两个儿子扶养成大,发誓要为赵家传宗接代。慧中嫁到赵家之后,刘姗姗不许超市售货员的亲家母来赵家看女儿。慧中怀上了女儿,刘姗姗逼着她打胎,不惜以儿子与她离婚为代价。剧情演绎到这里,凡人大概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丧失基本人性、完全缺乏现代道德观念的一个婆婆。如果这个婆婆是个山野村妇,人们或许可以谅解,但对于一个艺术家,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这个媳妇如何接受,让看客莫名所以。慧中的第二次怀胎不幸流产,第三次怀胎,又是女儿,这次慧中坚持生了下来,可结果是婆婆坚决不认这个孙女,并不许儿子赵子玉与她一起生活。于是,慧中独自扶养女儿,整整六年。慧中那位嫌贫爱富的母亲无法忍受亲家母如此绝情,与刘姗姗争执之后突发高血压身亡。整个故事演绎到这里,这个“战国”之战达到了顶点。这样一个毫无基本伦理道德约束的婆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绝无仅有。恶贯满盈,却在剧情中全然以“不知者不罪”带过,儿子原谅,媳妇原谅,亲家公也原谅,这那里还有“人性”?
刘姗姗的两个宝贝儿子,也是窝囊废。慧中的丈夫赵子玉,在母亲的淫威之下,丝毫不敢反抗,违命是从。慧中第一次怀孕,赵子玉跪求打胎;第三次怀孕生女,也不敢正面认女。唯一反抗母命的事就是在女儿渐渐长大之后,偷偷地给母女买了一套房子。房子装修完了,生肝癌死了。刘姗姗、慧中和女儿从他临终之命,也重建婆媳关系。变态的夫妻关系竟然演生出了良好的婆媳关系,既没有思维逻辑,也没有生活逻辑。婆婆气死了亲生母亲、千方百计拆散她家庭的事情,竟然在慧中这里毫无影响,这个媳妇也够奇葩了。刘姗姗的另一个儿子赵子泉,是个退伍的文艺兵。一个不敢违抗母命的儿子,竟会未事先征询母亲意见,便带着新妇回家;后因事入狱而离婚,出狱后又看上了哥哥的未亡人慧中,而婆婆又是这桩不名誉婚事的幕后推动者。在慧中拒绝之后,赵子泉又抛弃事业,负气出走。
慧中的初恋情人胡晓祥,对于赵家横“钱”夺爱,发誓报复。在上海,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舅舅的提拔,迅速成为年薪百万的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回乡发展。而其报复的手段,就是拆散赵子泉本来就乱七八糟的婚姻,拆迁了刘姗姗舞蹈团的土地。刘姗姗和赵子泉的“反击”却是下三烂的拍砖、打耳光。打到胡晓祥变成植物人,打到赵子泉鎯铛入狱。奇怪的是,慧中对于胡晓祥的动机却判断的十分肯定,只是恨,而不是爱。如果真是这样,剧情的演绎也应该为之注脚,但作者却让胡晓祥在美女如云的情况下苦等了慧中十年之久。只是因为胡晓祥的父亲苦苦哀求,并拿出了胡晓祥不是他亲生儿子的证明之后,慧中才愿意充当“唤醒人”的角色帮帮这个“陌生人”的忙。经过胡晓祥生父,也就是刘姗姗的初恋情人不懈努力,才发现胡晓祥就是刘姗姗的亲生儿子。作者借苦苦追求胡晓祥的女子口中,说出了胡晓祥的悲剧:她是你同母异父兄弟的嫂子,你不可能再娶她了!奇怪,之前同母同父的弟弟怎么会在母亲的煽动下要娶嫂子呢?
《婆媳的战国时代》根本不是什么艺术创作,而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大杂烩,人物、情节毫无任何艺术真实可言,创作者的伦理观念、思维逻辑严重混乱。这样一部荒诞离奇的连续剧竟然“卖”到电视台、网络上播放,也反映了我国当今商业文学鉴赏能力的低下和文学批评的严重缺位。即使从纯粹的商业娱乐片角度看,整个剧情毫无笑点、美点,严重扭曲的家庭伦理和人性的奇异冲突,让人看了感到恶心。我耐着性子看完全片,只是想看看泡制者究竟能够恶心到什么程度而已。恶心如果可以成为卖点,我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