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议“油”与“水”

(2013-10-23 07:49:07)
标签:

油水

君子

贪污

法制

公平

杂谈

分类: 杂谈

小议“油”与“水”

用“油”与“水”的关系,来观察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钱、人与权的关系,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有位作者把君子与小人的关系,比作油与水的关系。君子是水,小人是油;水一碰到火锅里的油,便马上激爆,君子与小人决不相容,“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这是个很好的比喻。小人太多,君子就得倒霉。但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油”太多并处于“炙手可热”的状态。如果火锅里全是水,放点油进去,油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浮于表面,“现出原型”。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像水那么“纯洁”,身上既有油,也有水,如何处理“油”与“水”的关系,外律之外,大体只能靠自律、自省。多数情况下,君子与小人的关系不是那种绝不相容的“油”“水”关系,除非矛盾异常激化,往往是“出污泥而不染”。

如果把经济物质利益比作“油”的话,那么一个社会,油水越多越好,一个膘肥体壮的社会,人人羡慕。“水”在这个社会中起什么作用呢?就是一个公平分配“油”的问题。水性求平,虽然社会结构的“水床”可能坑坑洼洼,但一积水,可以“填”得平平整整,“油”再多,也不可以集中到权力和资本的洼地之中。所以,一个社会,油再多,如果没有充沛的水,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一个人,钱再多,如果没有充沛的水,也会成为金钱的奴隶,毫无“幸福”感。社会和个人,没有“油”不行,骨瘦如柴,面如枯槁,毫无生气;有了“油”,要有像水一样的公平法制和心态进行调节。

“捞油水”、揩油、“肥(油)水区”,这类词汇通过是指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捞取各种利益或者权力管辖地区可以有很多利益可以捞。捞油水、揩油的,出于主观动机,人格已不足论。在肥水区行使权力的,未必个个都会去捞,不然的话,经济发达国家岂非贪官如林?捞油水和揩油,也是中国人形象思维能力的高度发挥。油像水一样的多,自然可以“捞”;油太稀罕,只有纳米级的薄薄一层,捞的效果还不如揩。在“贫油区”捞油,肯定会“民愤极大”;在“肥水区”揩油,人们还会以为“清廉”。所以呢,现在人们“比较”亿级“捞油水”的官,把千万级的“捞油水”反而当作只是“揩油”的廉官。还有的根据官职的大小,来区别捞油和揩油,官职越高,“捞油水”的数量标准也就提高。想尽办法捞油水或揩油的,心中毫无“水”的余地;按照地区贫富、官职高低作为捞和揩的参照物,甚至区别廉和贪,则是脑子进“水”了。

官场和社会之中,君子与小人常常“和平相处”,水油相激只在油沸之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油水不断增长,而法制、人心需要水性的平稳。权力行于油水之中,当权者要有拒油不沾的“水性”,人心、法制之于贪廉的区分,则绝对不容“掺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