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燃气助动车寿将终,难正寝
(2013-05-26 23:33:13)
标签:
上海燃气助动车2013杂谈 |
分类: 世事 |
上海燃气助动车寿将终,难正寝
根据2002年上海公布的《上海交通白皮书》,燃气助动车应完全取消,有关部门也正式公布了最终的“大限”是2013年年底。前两年为此纷纷扰扰的议论,在“大限”即将到来之时,竟然一时“鸦雀无声”,至今没有给出一个如何办好“后事”的意见,令上海数十万燃气车主有点“丈二和尚”的感觉,无不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之想。
上海的燃气助动车究竟有多少辆?有的说是20万辆,有的说是25万辆或28万辆,更有的说是50万辆。50万辆之说,来自上海民建网,应该是作了调研后的数据。这么大量的助动车通过行政命令全部取消,上海交通管理部门似乎应该早有预案,但迟至今日,尚未公示,其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希望上海政协、人大进行调研督察,尽早提出一个可行方案。
上海燃气车废除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燃气车牌照费的补偿问题。燃气助动车的牌照前身是燃油助动车,其费用最早多少,我不知道。记得90年代开放一批时,每张费用高达二千多元。以后再也没有开放过。因此,其黑市价格一路飚升,达到六七千元。禁止燃气助动车行驶,如何补偿当年这些牌照费用,政府和燃气车主显然存在利益的矛盾。
二是三五十万原燃气车主交通出行替代工具问题。有人提出以轻便摩托车取代燃气助动车的方案。从燃气车主方面,问题较少,如果政府允许燃气助动车驾驶证更换为轻便摩托车驾驶证,燃气助动车牌照更换为轻便摩托车牌照,补偿等问题均不存在。但用轻便摩托车取代燃气助动车的方案,虽然能够顺利兑现当年2013年底废止燃气助动车的诺言,但那么多机动车一下子挤到非机动车道上,风险不可小看。让多年骑惯燃气助动车的人改骑电瓶车、自行车,肯定会有很大的抵触;让他们重新回到赶公交车的时代,更加不乐意。其中有经济实力的车主宁愿改用轿车,则更增加了上海交通的压力。
如何安排好燃气助动车的“后事”,的确是件难事。更要命的是,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连延期都有点难。因为现在行驶的燃气助动车,已经接近报废的“大限”。如果允许更新,那么至少要推延八年再行废止。而永久、呈捷早已停产,根本不可能给予更新。
助动车的兴起,适应了上海和许多城市上班族的代步需要,因此很受欢迎。但由于其二冲程的结构,无论燃油还是燃气,排污指标仍高于四冲程的轻便摩托车。充分考虑工薪上班族的客观需要,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将四冲程轻便摩托车改造为适合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的“助动车”,可能也是一个解决方案。但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如何让燃气助动车“寿终正寝”,到现在没有出台具体方案,总不至于就下一道“判处死刑”的命令,草草掩埋了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