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世界末日”
(2012-12-21 23:53:52)
标签:
世界末日玛雅纪年宗教科学杂谈 |
分类: 人生 |
超越“世界末日”
据说今天是“世界末日”。当我开始写这篇博文的时候,时针指向22点。有些富人是否住进了“诺亚方舟”,还是准备状告制造商未按期交货,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再过两小时,不会有山崩海啸,也不会有星球撞击,地球更不会自我爆炸。
一个古代玛雅人的纪年方法,让现代人弄得神魂颠倒。科学家忙着辟谣,警察忙着准备应付可能的“末日狂欢”,而宗教家则幻想着躲过末日劫难,用手枪、屠刀杀害儿童的狂人,则更增加了“世界末日”的恐怖。这样一种荒诞无稽的传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传播,撼动着众生平静的心灵,这本身就体现着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一种荒诞。人们最恐怖的不是已经确定到来的战争、地震、火灾以及种种之灾难,而是一种尚未发生和验证的神秘,在这种神秘面前,人类无法避开、无所适从。在这最后的两小时里,有多少人会战战兢兢地静候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还有多少人会在这战战兢兢中“自我毁灭”,但愿明天不会有这样的新闻。
纪年方法,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多种多样。中国人的天干地支,六十年一个甲子,在古代有时也会弄得老百姓惶恐不安。佛教的“劫”,作为一个宇宙成住坏空“大时期”,几乎与现代科学预测的太阳系寿命差不多,但“中国化”以后,也不过是佛灭度以后的一千五百年,于是,让中国人惶恐不安了三四百年。但改天换地的大劫变一直没有发生,甲子轮回的灾变也不过是庸人自扰。现代文明与古代的差距不过是古人纷扰了几百年、上千年,而现在不过是几年、十几年。明天太阳照样升起,山河依旧,邻里友人同事照样见面,“世界末日”的热衷者或许还会有历法错误之类的遁词开脱,但下一次的“世界末日”照样会使无数庸人烦恼个十年八年。
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你会怎么办?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当这艘巨无霸的豪华游船徐徐沉没之时,乐队照样演奏,完成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曲。绅士们照样“女士优先”,让太太们登上他们眼中的“诺亚方舟”,情人照样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所爱的人。我们不知道这艘巨轮沉没时人们的真实景象,但是,作者却通过电影告诉人们,当我们的一切即将毁灭之时,人应该怎么做。如果你在幸成为“世界末日”后的幸存者,你就不会有良心的自责;如果你随着“世界末日”灰飞烟灭,那么你也坚持到了为“人”的最后一刻。
“世界末日”这个在现代无论无何都是一个荒诞的命题,却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层的哲学问题,当我们终将面对“世界末日”之时,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究竟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将走到“末日”,在宗教徒看来,会有灵魂上天入地;在现在的世界走向“末日”之时,虔诚的灵魂会走到另外的空间;而在科学家看来,在彼时彼地,人类早已有能力飞出太阳系,另找星球居住。从新石器磨制工具到今天宇宙飞船,不过一万年,这在地球生命的长度中不过是一霎那,还有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所以,不论是虔诚的坐禅念经布道,还是刻苦地工作钻研创造,好像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超越“世界末日”。不过,前者是为了个体生命的永恒,而后者则是为了整个人类的延续。当我们的整个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公平、公正,社会也就有了有序超越真正“世界末日”的能力。谁也不会现在不为这个遥远的目标而努力,但我们今天所努力的一切,都会在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最后超越“世界末日”。
明天,我们会超越这个虚幻的“世界末日”。但数十亿年之后真正“世界末日”的联想,会使我们更加珍惜家庭、朋友、同事的爱情、亲情、友情,珍惜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目标。超越“末日”的明天会更好,是因为我们在“末日”之前的努力。
“世界末日”的今天,我努力了什么?看“末日”之后申请答辩的博士论文,安排博士生开题报告的会期,预定入院手术的日期,写了《超越“世界末日”》的博文。发完这篇博客之后,上床睡觉,明天将参加史学会的年会和“纪念唐振常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唐振常先文集》出版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