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权贵读一段通鉴
(2012-10-01 09:11:51)
标签:
权贵依法治国资治通鉴杂谈 |
分类: 杂谈 |
给权贵读一段通鉴
权贵历代都有,哪国都有。中国古代权贵不乏巧取豪夺,但最大的特权是力能逃避赋税。这是违法的,那时不能“裸贵”,“乘桴浮于海”是要喂鲨鱼的。战国时代,赵国的平原君可是天下有名的权贵了。《资治通鉴》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这个地方收税小吏胆子够大,国王兄弟的田也敢依法收税,你不交,我不能杀你,就把你管账的杀了。胆气何在,就在有一个国法。平原君直到第九个手下被杀,才发怒要杀赵奢,首先也自知理亏,发怒要杀赵奢,只是因为赵奢太不给面子了。但听了赵奢的话之后,他反而让赵王重用赵奢,当了全国的税务部长。为什么?他听懂了赵奢讲的道理,国家的强弱在于法治的公平。法治不公平,国家就弱,人家就要谋你的江山。江山都没了,还权贵什么?国内权贵乱法之事层出不穷,其他国家就不会尊重你,就会来找你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