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
(2012-02-14 20:40:52)
标签:
庐山旅游杂谈 |
分类: 人生 |
今年盛暑,偶有事去江西,顺便取道九江,登上庐山。汽车由山北公路“跃上葱茏四百旋”,在云雾缭绕中盘旋而上,终于到了美丽的山城牯岭。
次日清晨,我乘车到五老峰,这是“冬有五老雪”的庐山四季胜景之一。当年李白观赏五老峰之后,竟叹道:“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绝特,鲜有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登上五老峰,远眺鄱阳湖,回顾群山,石壁挺立,云雾浩浩荡荡绕山而过,婉如天幕,忽开忽闭。山姿湖光,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变化万千。
顺石阶而下,便是含鄱口。迎面屹立的石坊中央,刻着“含鄱口”三字。沿石阶右上,可达含鄱、望鄱二亭。含鄱岭山势较低,然而登上含鄱口,可将鄱阳湖尽收眼底,真是“千里鄱阳一口含”。我到含鄱口时,云海雾波正向岭口袭来,对面山不见,岭下水有声。郭沫若先生在“雾中含波口”中曾描写道:“湖山云里锁,天籁雾中鸣。”据说,《天仙配》中七仙女“飘飘荡荡下凡来”的镜头,就是在含鄱口的云雾幻境中拍摄的。
在庐山,神话趣闻就象山中的云雾一样到处流传。在花径湖畔的云壑雾涧中,有一个仙人盘,其间有一个横空如断桥的巨岩,相传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打仗,战败后率残兵逃到仙人盘处,前无进路,后有追兵,眼看就要束手就擒。忽遇天龙下凡,化作天桥,搭救朱元璋兵马过涧。陈友谅尾随而至,天降霹雳而桥断,只得眼看着朱元璋循九十九盘古道逃走了。还有人说,这九十九盘古道是明太祖为感激辅佐他打天下的恩人周颠,刻御碑运送上山特地开辟的御碑路。由花径朝前走一会儿,就是闻名于世的仙人洞。八仙之一吕洞宾,就是在这里修道成仙的。望着洞中吕洞宾神态可掬的背剑塑像,听着叮叮咚咚、千年不断的一滴泉,真有“洞中一日,世上千年”之感。
古今诗人美丽的诗句,更使遍布庐山的名胜古迹增添了魅力。这里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花径,有可以“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的文殊台,有“庐山高峰望不穷,二龙飞去铁船空”的铁船峰,更有“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的大汉阳峰,冠为庐山绝顶。还有“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的东林寺,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有“银河倒挂三石梁”的石门涧。三叠泉瀑布“铁马盘涡卷天宇”,白鹿洞书院“凭涯倚树闻清神”。泉声佛音,湖光山色,云幻雾迷,这一切都激发了诗人们的无穷想象力,增添了游客们不尽的游兴。然而当遍游庐山之后,谁都会情不自禁地念出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千古绝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尽兴游览庐山二日之后,我乘车由山南公路而下,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庐山。山脚下,路旁高高矗立的唐代千佛塔象只巨手,向远道而来的热情的游客挥手告别。(写于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