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拐点”的专家谬论
(2011-11-01 09:15:49)
标签:
楼市拐点房地产学术论证房产 |
分类: 经济 |
关于房地产“拐点”的专家谬论
今晨看新闻,有位房地产专家评论,房地产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他关于房地产拐点确立的立论有三,一是房市低迷,二是投资萎缩,三是楼价暴跌,政府救市都没用。这三条针对房地产拐点的立论,条条荒谬。
首先,没弄清楚什么是“拐点”。说当前中国房地产处于“拐点”,主要是指楼价攀升到下跌的转折点。这是立论的基本点。而这位房地产专家的三条论据,不是“拐点”,而是房地产业全面衰退,房价暴跌20~30%才算“拐点”确立,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还要专家论证干什么?
其次,没弄清楚确定“拐点”的意义。为什么舆论特别关注房地产的“拐点”?因为这关系到买卖双方在市场价格博弈中的巨大经济利益。如果房价处于由升而降的“拐点”,那么买方就会停止购买行为,等待房价的下跌;而卖方则会在下跌趋势尚未显山露水之时尽早选择适度降价以吸引买方,以避免房价持续下跌造成更大的损失。
最后,按照这位专家“事后诸葛亮”的标准确立拐点时候,舆论可能将要关注的是,房地产的“低点”,也就是止跌回升的“拐点”在哪里了。
我谈这些,并不是我对房地产有多少知识,而是请大家注意一下,今天在各行各业从事研究的有些专家,即使在自己专攻领域的“立论”,有时也非常草率,经不起推敲。对于现实问题的研究,我们要有允许专家的判断失误的宽容度,因为社会经济因素太复杂,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但是,我们不需要“事后诸葛亮”的经济家,那是我们历史学者干的事。
我谈这些,还希望研究生注意,立论之时,首先要注意立论的对象自身的规定性,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论据。就以这个“拐点”论而言,这个规定性就是“由升而降”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否能够确立,论据至少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看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政策,二是看楼市的荣衰,三是看房地产商的资金链,四是看房地产投资的状况。目前,政府打压房价的政策没有改变,楼市繁荣已经不再,房地产商的资金链紧张情况,需要专家调研,提供扎实的数据。至于那位专家用现在房地投资并未萎缩来证明拐点未立,如果上面三点成立,那么这恰恰是房价必然下跌的证据。因为,如果在楼市前景未明的情况下,投资减少,那么房价会在房源减少的情况下保持坚挺,反之,现有房源销售不畅,新增房源不断增加,房价何去何从,不难判断。如果这位专家把他的这些论据写成论文,在我这里答辩,那么只能判为不及格。这不在专业领域的差异是否有资格裁判的问题,而是学术研究中存在着一些相通共守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在这些相通共守的基本规则和方法面前,所有“大人物”和“小人物”、“大专家”与“小学生”、“内行”与“外行”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