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新一轮物价上涨,要对症下药

(2011-05-27 21:37:18)
标签:

物价上涨

市场经济模式

市场规律

杂谈

分类: 经济

应对新一轮物价上涨,要对症下药

最近两件事,使得通货膨胀的魔咒越念越紧。一是长江流域空前旱灾,二是电力供应空前紧张,夏季的物价上涨已不可避免。如何应对?抽紧银根,提高利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固然可以压制物价上涨的趋势,但对于因旱灾和煤电价格倒挂而引起的物价上涨,货币政策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的后果,但并非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超发引起的。如果说,前一轮物价上涨系因2008年四万亿财政投资有关,抽紧银根可谓对症下药,那么新一轮物价上涨原因并非超发货币所致,那么应对之策亦当有所变化。如果仅为达到年初物价上涨控制目标而继续采用抽紧银根政策,以不变应万变,则后果十分严重。

煤电价格倒挂,是计划经济体制残余导致的结果。一旦煤电价格放开,电价势必上涨,除居民消费电价上涨之外,生产成本的增加必然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既然市场机制如此配置资源价格,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价值规律的调节,看看这个潘多拉盒子打开以后究竟会飞出什么鸟。毕竟,煤电供应的这种背离市场规律的合同价格已经难以为继,继续坚持,不仅给西方大国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口实,也违背了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电价上涨未必一定是坏事,它可能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和消费模式。

长江流域的旱情严重,原因复杂。三峡工程已是现实,现在最紧迫的是如何应对后续问题,当年决策正确与否,可以留待以后讨论,不是当前急务。当前的急务是如何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自然规律,合理地调配水资源。不管怎样,旱情过后,物价自然会下跌,继续出台货币手段以压制物价,未必有效,反而有可能损伤实体经济。

我们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模式,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不是因为人为超发货币而引起的物价上涨,就让它涨。政府要做的是舒缓物价上涨以后可能引起的民生问题,企业要做的是如何降低成本,转变经营和发展模式。国有电力企业和国家电网,在新一轮电价上涨面前究竟尽了多少责任和义务,则肯定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