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去美国的签证
(2011-04-19 22:28:52)
标签:
美国领事馆签证杂谈 |
分类: 杂谈 |
谈谈去美国的签证
去美国的签证,向来被认为是最难的签证。最近亲历了一次,和网友交流一下体会。
进入签证处的第一个感觉是,在中国美国领事馆的签证官员恐怕是领事馆里最辛苦、最枯燥的一项工作。每天上千名去美国的申请人,每个签证处5-6名签证官,每个人平均要处理一二百人,以三分钟处理一份申请的话,那就要连续工作五到十个小时才得完成。而对每份申请的提问,最先一句总是“为什么要去美国”?这样一种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签证官来说,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是一种巨大负荷。如果申请人对他们的工作有一种理解的同情,可能会把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在排队等候的时候,有位申请者拿着一份护照问别人,我这上面的签证是什么国家,是不是“赞比亚”,我一看,Cambodia,应该是柬埔寨。有人说,你去过什么国家你还不知道?他回答说,“我就是没去,所以上次被拒签了。我已经四次被拒签了,就是为了这个事。”理解了签证官的工作心态,他的拒签就很可以理解了。你向一个国家的领事馆提出了签证要求,人家也批准你进入他的国家,你连这个国家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也未在签证时间内访问这个国家,对这样的申请者,所有国家的签证官员发现了都会拒签。所以,对每个签证申请人来说,向一个国家提出签证申请,一定要非常慎重,不要认为有些国家的签证比较容易,随意提出申请。
因为签证官高效率的工作要求,所以申请人在回答签证官的问题时,必须简单明确。首先交给签证官审查的文件只要护照、申请确认件和照片三项,其他如邀请信、身份和财产证明根据签证官的要求逐一提交。我和太太是申请B类签证,我们随即按照签证官要求出示邀请信。我已去过美国,她只是向我确认了一下,没有提任何问题。我太太是第一次申请去美国,就问“以前去过哪些国家?”我太太简单地作了回答,我同时出示了有关的旅游照片,她看了一眼,便说“你们通过了。”我准备的其他材料都没有出示。整个过程就两分钟。这不是说原来准备的材料不重要,而是我们先提供的材料和回答已经符合了签证官准签的要求。我的准备材料分成四类:(一)入美目的的证明文件,(二)本人身份证明,(三)财产能力证明,(四)不滞留美国的证明,如单位准假并保留工作岗位的证明信等,我带的美国荣誉市民证书根本没有拿出来。
有些申请人比较注重签证官的表情态度,办理我们的签证官员表情十分严肃,给人的印象可能会比其他签证官更加严格。签证官的个人性格固然有点关系,但我的感觉是,美国的签证官员基本上还是根据申请人自身的情况是否符合准签要求决定准签与否的。在现场,我也看到被和和气气地拒签的情况。
留学生的签证一般来说,比较容易获得准签,但也有一些留学生被拒签的情况。我估计被拒签的原因可能是有以下几项。一是英语不好,不具备在美国留学的基本语言能力。签证官对留学生签证,一律采用英语提问,并要求申请人用英语回答,问题不外乎留学动机、专业等等。有些留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会滔滔不绝地背诵自己准备的回答,这不符合签证官高效率工作的要求,回答自然、简短明确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过度回答问题,签证官就会提出更多问题来判明你不是背诵,而是具有随机的英语表达能力。有位女生在回答签证官问题时,回答太长,结果签证官不断提问,我们的签证已经完了,她还在不断地回答。我不知道她最后是否通过,但她显然没有根据签证现场的实际情况,领悟签证官高效率工作的要求。二是专业为美中两国技术交流方面的“禁区”。三是留学专业与国内本科、硕士专业没有关系。四是以前有被拒签的经历。对于可能被拒签的“软肋”,我觉得申请人可以采取主动说明的方式,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或加以说明,诚实、坦率会打消签证官的一些疑虑。五是家庭经济背景和个人财力不足以支持没有奖学金的留学生在美留学和生活费用,如果有这种情况,最好找一个愿意提供经济担保的人士或单位提供书面证明文件(包括有约束力的承诺书、担保人的身份和财产证明等)。这有点难度。
签证工作的高效率要求,当然不是说签证官没有耐心。我注意到,对于老人,签证官表现了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妇,提出去美国旅游的申请,整个过程持续了近十分钟。
总而言之,郑重地提出签证申请,根据美国领事馆规定的要求充分准备好各项证明文件,尊重签证官的工作要求,简单明确地回答问题,并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坦率说明以往被拒签原因和提供该原因已不复存在的证明,可以提高签证成功的机率。如果不幸被拒签,不要扭头就走,可以向签证官婉转地询问一下拒签的原因,比如“我再次申请需要补充什么证明材料”之类,以便下次继续申请时有的放矢地加以弥补。我想,从公文处理规则来说,美领馆签证处对申请文件应该会留下签注记录,你不了解被拒签的原因,下次申请不能有所针对地加以解决,依然会遭遇拒签。
中美两国在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国人前往美国探亲、旅游和进行经济文化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我想从美国政府方面总的来说是采取欢迎政策的,因为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只要申请人能够证明赴美的正当理由,能够承担相关的费用、没有滞留或移民的倾向,从而增加美国就业压力或经济负担,一般情况下不会拒签。有些被拒签的人士,虽然没有滞留或移民的主观愿望,被拒签以后感到很委曲,这固然不排斥有签证官判断失误的因素,但是更多地要从证明材料方面进行反思和弥补,不要和签证官正面冲突。因为签证官的行为代表美国国家行使权力,与签证官发生正面冲突,可以被视为藐视美国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有这类签证记录的话,以后的签证申请基本上不可能再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