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文作文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2009-07-18 09:32:18)
标签:
零分作文常识八股文杂谈 |
分类: 教育 |
零文作文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今年语文高考的命题多怪,满分作文、零文作文不少。网上有不少披露,真假难辩。满分作文,语文教师评卷,自有把握;零文作文,却引起不少争议。
扯这个话题前,我们先看一篇小学生的“零分作文”:
清明节的思考
在本文开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扫墓是为了什么?”也许你会答:“那还用说,当然是为了纪念死去的烈士啦,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呀!”你说得没错,可是,假如你是一烈士,你愿意看到我们现今的人开心幸福还是伤心难过呢?相信你一定会选择开心幸福,那连你都选这个了,更何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烈士呢?
我看过一个故事:在以前古代,有个县官新上任,他为了使百姓看到他的“爱国之心”“爱民之心”绞尽脑汁想办法,有一天师爷,跟他说李汉的娘死了,大人何不去他家哭丧,安慰他一下呢,这样百姓看到你“慈爱”的一面了。县官连声夸妙。到那以后,县官跪到遗像面前假装嚎啕大哭,半个时辰过去了,师爷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大人不好啦,您母亲死啦!”县官没反应,围观的百姓很唾弃他,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要了,会是个好官吗?
在今天,同样有些政府官员有些学校领导在烈士墓前流着鳄鱼的眼泪,猫哭耗子假慈悲!而不顾我们孩子们心里真正的想法以及教育效果,这里我只是想提醒一下这些人。
听完前面的话,你可不要以为我的意思是不纪念烈士呀,烈士舍小家为大家,艰苦备尝,其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每年的纪念我们都应是发自内心的,可以采用每人每单位学校不一样的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漂流瓶的形式来纪念。我们每人在彩色纸上写一句真心祝福的话语然后放进漂流瓶里然后可以投向大海也可以放在烈士墓前,白花会枯萎,但漂流瓶永远都是亮丽的,让烈士们看一看我们今天幸福的彩色生活。还有我们可以选择把我们的成绩,我们的收获成果用环保、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告知英灵,我认为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有删节)
这显然是篇因为不合教师意图而被枉判零分的文章。这篇文章揭露了一些官员把纪念烈士的扫墓仪式变成了“作戏”,写出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厌恶,构想了形式多样而表达青少年真实情感的纪念方式,提出了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纪念烈士的问题,“文以载道”,从思想性的角度判,这是篇好文章。教师也从“思想性”的角度判,批了是篇坏文章。反映的是教师的“思想性”问题。
广东的一篇零分作文也在网上广泛流传。题目可能叫“常识”。
老师,你有没有常识啊?
俗话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作为一个考试时代的人族子民,每天去上学让我感到非常无语,我总是哀学生之多灾多难。这种感觉,有时候让人宁愿回到石器时代,那个时代,谁不让我睡觉,我捡一块石头就可以表达我的强烈不满了。每当晚自习放学走出学校,抬头看见天空一轮凄凉的明月,我不禁发出千古一问:老师,你有没有常识啊?难道你不知道是人都要睡觉的吗?竟然不让我在课堂上睡觉。
从早上很早就要回到学校了,有多早?7点。作为一个老师,你竟然还很无耻的告诉我们,人家哪间哪间学校,6点多就全部回到教室看书了。我靠,这种语气,和那些白痴女人一整天喜欢说我那个friend,我有个friend的调调完全一样白痴。本来我想举个例子说,人家美国……可惜啊,信息来源实在是太封闭了,只能听见老师说,人家哪间哪间学校,却从来不会听见老师说人家美国。不举美国的例子没关系,老师,我告诉你,中东那边,很生气的人,喜欢玩人和谐肉和谐炸和谐弹的,这是CCAV的新闻连播说的。
中东啊,水深火热,我们新一代的祖国花朵多幸福,天天早上7点回到学校。但是,我要睡觉啊。我晚上12点才睡,早上6点多起床。早上7点回到学校,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放学。我肯定不够睡。午休?老师,你有没有常识啊?有些人中午睡那些一个小时,不睡还好,越睡越头晕。没办法,我上课打瞌睡。很累了,打瞌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老师你竟然说,上课要睡觉的同学回家睡,我靠,你以为我不想回家睡。我真的好痛苦,好痛苦。我觉得老师没常识,校长没常识,教育界没常识,现在高考写常识,无疑就是给我机会,表达我对整个中国教育界的强烈的不满,还有深深的鄙视。你们没常识。学生是要睡觉的……学校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人是要睡觉的……我要睡觉……睡觉……
这篇文字用90后特有的语言风格表达了对我们中小学教育状况的愤怒之情,看起来有些另类,但是篇好文章。我想,将来有人要研究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对应试教育的态度和看法,这篇文章是一份重要的史料。文章扣紧了“常识”的题目,文字活泼,情绪强烈,态度鲜明,是篇好文章。如果我判卷,应该给满分。为什么给了零分,看了开篇那份零分的小学生作文,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在职业道德、职业水准上没有过关!
在职业道德上,我要给判卷的老师判零分。因为,你们无视学生的看法,无视学生的诉求。你们只喜欢看歌功颂德、唯唯诺诺的文章,面对有些充分展现学生鲜活的心灵,虎虎有生气、切中时弊的好文章,你们失去了欣赏力、赞赏力,并用零分这样无情的判分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批判力。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灵魂的刽子手。
我们过去批评“八股文”,是因为“八股文”的考试形式扼杀了考生的思想,现在的语文教育是不是在搞另类的“八股文”,我不搞语文教学,没有发言权。但读了这两篇判零分的好文章,我想我的怀疑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