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师八十寿诞序
(2009-03-14 14:18:23)
标签:
陈绛八十寿辰 |
分类: 人生 |
余识绛师也晚。戊辰年本师魏建猷先生去世,适予硕士毕业,夏笠先生命予自请教授主持论文答辩。余初入史界,在一次学术会上偶见绛师,素闻绛师学识渊博,乃惴惴然拜请先生,恐或以弟子微陋而见谢也。不意先生慨然允诺,届期而至,终成弟子之学业。绛公,吾之座师也。
师生于福建螺洲望族,先祖若霖官拜清刑部尚书,子景亮中南元,曾祖承袭、伯父宝琛进士,至祖父宝瑄、叔祖宝璜中举,遂有“六子科甲”之名。光绪庚寅,伯祖宝瑨、宝璐,伯父懋鼎同中恩科进士,传为福州科举佳话。科举废除后,父留学东瀛。先生生于北伐之后,虽多受新式教育,然世家书香,耳濡目染,遂长于经史,学贯中西,诗书俱佳,为东南学界之名宿。
师之家世于清朝渊源甚深,且致力于晚清史研究数十年,今能道晚清人脉之详,陈寅恪以后,恐无出其右者。先生属文译校,多涉同光新政,故近年整理盛氏档案,绛师尤有力焉。
绛师治学,恬静而精审。恬静者,不发惊世骇俗之言,不扬愤世嫉俗之情,而立持平中肯之论;精审者,存于历史敬畏之心,警于后世检验之惕,详考史实,慎于遣词。发掘历史真相,史家之天职;以史而用世,史家之旁骛。尽天职而能成其精,无旁骛而能隐于时,此绛师心性使然。师于学界晚辈,均以礼相待,和颜悦色,深受敬重。弟子时与调侃,而师不以为忤。师生活恬淡,长居五原路斗室数十年,全无陈设,书房卧室乃至楼道,惟书可观。家距上海图书馆近,退休以后,日趋馆阅书校档,神游同光。寄终生于历史,此绛师之职志,亦其晚年之福分。故十余年来,余每见绛师,均神采奕奕,知师已融生命于历史,历史之河灌其生命之树长青也。
己丑二月某日,绛师八十寿诞。余受绛师言传身教三十年,虽举觞为贺,难尽心怀,谨拟序一篇。师名绛,字墨孙、墨荪,姓陈氏。
(陈绛,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