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晏子崔杼弑君秉笔直书 |
分类: 文史撷英 |
大夫崔杼曾经帮助齐庄公顺利即位,但齐庄公竟然硬把绿帽子戴在崔杼头上,导致俩人反目。对于齐庄公来说崔杼是有功之臣,其妻再漂亮作为国君不能也不该有非分之想,况且明目张胆的与之私通,还肆意侮辱大臣,绿帽子戴错了地方,也难怪遭来杀身之祸。
齐庄公被崔杼杀了的时候,齐国的思想家政治家名臣晏子就在崔杼的门外,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据《左传》记载:晏子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
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晏子立在崔氏的门外边,他的手下人说:“(您也要)为君王而死吗?”晏子说:“他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手下人说:“逃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逃走?”手上人说::“回去吗?”晏子说:“国君死了,回到哪儿去?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用他的地位,来凌驾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是为了他的俸禄?应当保护国家。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也就是为他而死,为国家而逃亡,那么也就是为他而逃亡。如果君主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除非是他的私宠吗,其他人谁敢去做为他而死或随他逃亡的事情呢?而且别人立了君主又把他杀掉,我哪能为他而死?哪里能为他而逃亡?但是又能回到哪里去呢?”开了大门,晏子进去,头枕着齐庄公尸体的大腿哭,起来,依礼数跳跃三次以表哀悼以后才出去。
晏子的观点是:作为国君为了自己私事,并且是这样不光彩的私事而死,作为臣子是没必要为你而死的。国君要是为了国家、子民而死,那么作为臣子就应该为他而死、而逃亡------什么都可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