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不如冬病夏防

标签:
冬病夏治冬病夏防坚持锻炼健康 |
分类: 健康生活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讲“不治已病治未病”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您已经病了的时候才去治它,就好像口渴才开始挖井。所以中医认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就是说在未发之前进行防治为上策,在“将病之病”时治疗为中策,而等疾病发作后再治疗就属于下策了。所以,在选择冬病夏治的同时,更应注意夏季防病。
冬病夏防的疾病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往往就会发作,天热时症状则会消失。因此,从初夏开始,应注意调整与这些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又如慢性腹泻及虚寒性胃痛类患者,最容易因受寒而发作,有遇热会痛减的特点。因此,这类人最忌食冷饮及生冷的食物,常吃生冷食物,不仅会消弱脾胃功能,还会加重体内的寒气。比如冰镇西瓜、生吃凉性蔬菜等。平时应多吃淮山药、芡实、薏米仁等健脾化湿的食物。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最忌讳的是在夏季受凉。过冷的空气极易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因此即使天气炎热也不要对着空调和风扇直吹。少吃生冷食物和“发物”,比如辛辣食品、海鲜及生冷食物。
对于骨关节疾病,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的关节疼痛及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等冬季常见病患,这类病人在三伏天里进行适当的针灸等治疗,可以起到温通经脉、祛寒止痛的效果。与此同时,日常的养护也必不可少。在夏季最好不要穿短衣裤或裙子,不要洗冷水浴,白天不可过度依赖空调,居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夜间不要在室外露宿,禁止睡水泥地,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于体内。
此外,夏季防病,还应注意调节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有利于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散发出体表,增强体质,但出汗也不宜过多。大汗淋漓时禁冲冷水澡,以免伤及阳气。只有在夏季做好预防,才能减少在冬季发病的几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