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国盛
吴国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72
  • 关注人气:2,4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的历程》第一版后记

(2008-06-22 23:01:24)
标签:

科学史

科学的历程

后记

哲学研究

插图

杂谈

分类: 演讲·访谈·序跋

《科学的历程》第一版后记

《科学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花了近两年的功夫,这部书稿总算完成了,这首先得感谢责任编辑李永平先生,没有他无比耐心的督促,还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才能完稿。

92年的夏天,当永平先生把他们关于本书的策划向我出示时,我立即感到这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工作。首先,深入钻研历史、特别是科学的历史,正是我一直提倡的,我认为,哲学研究如果脱离了历史,就会失去根基,为此,我曾经组织编译过一本《科学思想史指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试图改变我国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研究中对历史的忽视。写这样一本书,正好将多年来对科学史的了解和看法整理一下,是一个有意义的编史实践。

其次,安排大量插图这一点也很使人心动,就我所知,国内还没有一部科学通史著作带有这样丰富而精美的插图。对科学史著作而言,配以特定历史图片,将使所叙述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直观、亲切,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但是,配大量插图成本就上去了,一般出版社不愿作此项投资,这可能也是图片本科学通史著作未能问世的原因,因此,湖南科技出版社的这一有魄力的策划就显得极为难能可贵。

我想象我的读者是那些至少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他们对基本的数、理、化、生知识有所了解,但又渴望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的来历。事实上,由于这是国内第一次出版系统的科学史图片,本书对理科教师(中学的、大学的)和专业科学史工作者,也会有些参考价值。

科学史对于形成或者纠正科学的形象至关重要,但在我们国家,科学史的研究以及科学史的普及工作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只是一位非职业的科学史工作者写的一部普及型的科学史读物,表达了一些个人的看法,错误和不当之处一定很多,希望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