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还是为了评高级职称?
名师,如同教师队伍中的“特种兵”。一线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是一种无上光荣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进名师工作室,成为传说中“名师”的一员,到底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造福呢?还是为了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而耗尽“洪荒之力”?
在不少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看来,一个老师可以走得很快,一群老师可以走得更远。当下的教育系统中,各种款式的名师工作室几乎达到了“遍地开花”的情况:周一“xx姗名师工作室”前往基层小学开“送教下乡”的观摩课,周二“xx华名师工作室”前往乡镇中心校开“同课异构”的优质课,周三“xx芬名师工作室”前往实小开“群文阅读”的公开课……
据我所知,那些名师工作室成员,十有八九是为了评上副高职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级职称”而加入名师工作室,这些老师已经评上中级职称好几年,放弃评副高他们心有不甘,而名师工作室则让他们搭上了评上副高职称的“绿色通道”。
副高职称所需要的高等级论文,名师工作室的“成果”就是要搞出这种东西来,加入名师工作室之后,只要你能独立撰写论文,或者找别的“枪手”代替你撰写教学论文,到最后都有很大的希望登上级别不俗的论文集中。至于在核心期刊或者知名杂志社刊登论文,你必须是名师工作室的头子才有更大的希望。
评上副高职称所需要的公开教学,名师工作室几乎一整年都是在研究这个:去农村山旮旯“送教下乡”,去乡镇中心校开展教学研讨,去县区学校参加“优质课评选”,去市区学校进行“教学比武”,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评副高的路上,谁与争锋?
评上副高职称所需要的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可以为你“量身定做”县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项目,只要你做各种课题材料的时候不怕苦不怕累,那么课题研究绝对不是你评上副高的“绊脚石”,反而会成为你更快、更早评上副高职称的“助推器”。
当然,像写教学案例、搞讲座之类的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也是有比较大的机会。但是,名师工作室的弊端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平时“日理万机”,要做一大堆的材料,他们甚至要忙碌到没多少时间上自己所教班级的课,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存在短板的现象并非个例。
另外一个弊端就是,如果是教育主管部门摊派某个学校的老师成为相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而这位老师又早就评上了副高职称,这就让被“赶鸭子上架”的老师有一种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打义务工”的感觉,为了完成名师工作室的任务,这样的老师很委屈,也只能在名师工作室摊派的各种任务中敷衍了事,很多工作有可能都会流于形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