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研“专业第一”却没过国家线怎么回事呢?

(2022-03-16 13:09:05)

考研“专业第一”却没过国家线怎么回事呢?

来自:张老师教育叙事

考研“专业第一”却没过国家线怎么回事呢?

根据统计今年考研国家线普遍上涨,较比去年的考研国家线,学硕的历史学、艺术学、教育学、哲学、法学等,纷纷上涨10分以上。

学硕部分的分数线,也只有“三类专业没有上涨”,其余专业一律上涨,普遍上涨浮动在5分左右,这让很多学生接受不了。

特别是一些文科专业,涨幅过于夸张,一些学生爆料,某些高校的专业第一,都没能过国家线,这是怎么回事呢?

考研“专业第一”却没过国家线怎么回事呢?

考研“专业第一”没过国家线?学校一个学生没招到?

考研一般都是由学校自主出题,自主判卷、出分,最后再由国家统一划线,进行后续复试环节。

每年都将近有一半,甚至一多半的学生,被考研国家线卡住,无缘复试。

这都是很正常的情况,但今年有一所高校却出现了0人过线的情况,即使是考研专业第一的学生,也没能过国家线。

这所高校是山东的某个大学,学校今年的教育学专业,学生全部“挂零”,据了解今年这所高校的专业第一,分数也只有347,然而今年的教育学的国家线却有351分。

也就是说即使是专业第一,也没有复试资格,这意味着今年这所学校招生很可能挂零。

很多网友差异,为什么这所学校的学生分数如此之低?要知道其他院校的教育学学生,分数普遍都是比较高的,更不乏一些400分的超高分。

然而这所学校的最高分却只有347,连国家线都没达到,莫非是报考这一学校的学生水平不行。

很多过来人无奈叹气,说出实情:出现这样“挂零”的情况,的确有学生水平的问题,但这却并不是主要原因。

过来人说出内情:等着调剂985落榜生

关于“专业第一”没过国家线,并不是只有这一所学校如此,今年的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水平不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校有意为之。

虽然考研的学生有很多,但这些学生报考的院校却都大同小异,学生考研是为了提高学历,他们自然会报考一些水平更高的大学。

这就使得一些双非高校非常被动,尤其是一些二本院校的冷门专业,报考的学生寥寥。

如果学校愿意保护一志愿生,那么可以从矮子里面拔大个,挑选较为优秀的学生录取。

可也有些学校想要提高生源质量,不愿意要这些“水平一般”的学生,这时学校就会出一些较难的卷子,在评卷的时候也会比较严格。这也导致一些院校的学生分数都不算太高,毕竟学校这方面只想录取“精英”。

不过,学校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这所高校今年挂零,大概率就是因为没有估算好“国家线”,给学生的分数太低,导致无人过线。

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学校这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实际上学校招生的来源远不止考研报名,这些学校还等着可以“调剂招生”。

甚至有某些院校会刻意“压分”,为的就是将差生筛去,即使没人过线也不用着急,因为他们可以等着调剂985的落榜生。

考研老师提醒,选择“良心院校”更重要

报考这些学校的一志愿生都落榜以后,这些学校可以招收那些考985的落榜生,或者本身就是985院校本科的学生,大幅度的提高生源质量。

我们不能说学校这种做法完全不对,就像每个学生都想去985、双一流这样的院校,学校招生的时候,肯定也想招最好的一批学生。

当然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学生寒心,影响到第二年的考研报名数量,长期以往,对于学校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或许这所高校并不是有意为之,但现在的结果就是如此,这些没能过线的学生只能准备考研二战,或者就业。

考研老师提醒大家,很多时候选择院校更重要,选择专业尚且有“限制”,毕竟跨专业考试难度较大。

可在院校的选择上,学生一定要多了解、多打听,看一看往年的招生情况,是否大批量招收调剂生,以及学校对一志愿生的态度等。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研的机会或许只有一次,我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尽量选择保护一志愿生的良心院校,这样的院校或许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是最能让学生有安全感的。

今日话题:大家对考研“专业第一”却没过国家线怎么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