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可行的家庭手机管理办法

近日在中国教育报直播节目《两会夜谈》中,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洁提出了5个可行的家庭手机管理办法。
1.重视家庭成员对手机的管理
张洁建议,给孩子买来手机的时候,就应该用正式的态度把手机介绍给孩子,千万不要把手机当成一个特别随意的小事,会让孩子觉得手机莫名其妙就来了,也不知道怎么用。
2.规则制定要科学
她建议,家庭里这三个地方不应该带手机进入:手机不应该上饭桌,一边刷手机一边吃饭,影响肠胃消化;手机不能带进卧室,尤其不能带上床,电子屏幕的光会伤害眼睛,睡前看很紧张激烈的视频,也会影响睡眠;手机不应该带进卫生间,会非常干扰注意力,可能会得肛肠疾病。
3.规定执行要公平
关于规定的执行,张洁提醒家长,规则是全家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遵守的,不是只针对儿童,父母一定要有一个平等的心态,否则孩子也不愿意遵守,他们会觉得不公平。
同时,张洁建议爸爸妈妈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情对孩子进行手机管理。一定要按照规则去执行,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
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张洁认为,第一,要有预期,这是正常的现象,孩子是人不是神,不是有了规则马上就可以做到;第二,家长应该要用非常体谅孩子的语气和孩子沟通,然后坚定地执行惩罚,最好陪着他一起执行惩罚,然后鼓励他“我相信你明天一定能做得更好。”
4.努力丰富孩子业余生活
现在很多孩子很孤独,除了上学、补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如果父母不想让孩子沉迷在游戏里,张洁建议丰富一下亲子共处的时光。比如,吃完饭、孩子写完作业以后陪孩子玩一会象棋、跳棋、五子棋等桌面游戏;还可以去邻居家串个门、楼下溜达溜达,然后健健身等等,都可以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5.信任孩子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总是吐槽自己的孩子自制能力不强,当初在规则制定的时候答应得好好地,没多久就又犯错了。
还有的家长一开始就不相信孩子可以做到,刚做完规定,第二天就让孩子一回家就交手机。
如果家长永远都在替孩子管手机,那孩子的自理能力什么时候能发展起来呢?
家长要知道,孩子本身就是一个自制能力比较弱,还在发展的一个状态。我们要相信孩子有一天可以强大到做手机的主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