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只有关注班级里的差生,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教育!
如果你一直炫耀教的学生成绩有多好,连差生都没教过,那么,你注定不懂教育。
成绩优异的孩子基本不需要教师操多少心,就如学霸的妈,总比学渣的妈要省心许多。
所以,只有教过最差的学生才会让人去体会“教育”二字的内涵。
一般对于差生,教师有以下几种态度。
一、打骂。
网络上爆出的被体罚的学生,多是教师眼中的“差生”。
对于不做作业的学生,许多教师是无法“容忍”的。姑且不谈这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许多家长在辅导自己孩子的时候,也是经常被孩子的“笨”、“懒”气得暴跳如雷,也是忍不住打骂。
所以,差生遭遇打骂的概率要比好生高得多。
二、让家长打骂
让家长到校“配合”教育,这也是教师对待差生的常用态度。
名为“配合”,但是许多家长有切身体会多半是“挨训”。
这是因为此类教师不会因为学生“差”,就去体罚学生,但是教师的不满总归要有个“出口”。
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当着教师的面,打骂自己的孩子。
三、无视
对差生熟视无睹,这也是部分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
很多教师是上岗前经过《班主任培训》的。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就是一个班主任,早晨因为处理了班里发生的一件,让其一天都处在不愉快与烦乱当中。所以,聪明的教师会避开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差生引发的班级事件。
只有不发生大的问题,一般教师是做“无视”处理。
四、和差生一样“干坏事”
你不写作业,可以。
我就故意教“坏”的给你。等你要写作业的时候,我就拉着你“聊天”,不让你写作业。
你把感兴趣的那门功课写完了,我就把它“撕了”。
这样的教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些家长就是这么对待孩子的。“你不认真学习,以为我会逼你认真学习吗?我会把你写的作业撕了!”当然,很多孩子会被气到哭。
五、合理的批评教育
这是最有智慧,也是最懂得教育是什么的教师的做法。
很多的差生转变都是出自这类教师之手。
这类教师的教学成绩不见得多好,但是,他们的《心理学》学得都不错。
对于学生的想法是一猜一个准。
对于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是懒惰、不会、方法有问题、不认同教师、学差生、引起教师关注、早恋……造成的一清二楚。
所以,可以一语中的,“话”到“病”除。
除此之外,还会有其他一些对待差生的态度如让学校德育处处理、让家长陪读……
可见,教好差生才是对“教育”价值的体现。
对待差生态度的转变,也是一个教师的自身修行。一个只关注成绩的教师不一定是好教师,一个会关注学生成长的教师,一定不是坏教师。教师,还是要在对待差生这件事上进行“历练”。
一个真正想了解教育是什么的教师,也可以去多观察,多关注一下班级里的差生。
他们可能是你面对教育难题,解决教育难题的最好的“素材”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