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师亲自认真批改作业能够做到吗?
来自:千千结行者
针对有的中小学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纠正作业错误等现象,河北省人大代表翟志海建议:教师必须亲自、认真批改作业,严禁家长批改作业或学生自批、代批、互批作业;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改结果,认真分析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发挥作业对教学的诊断和改进功能,持续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毋庸置疑,人大代表翟志海的建议是正确而及时的,但让教师亲自认真批改作业,教师们能够做到吗?我认为,如果做到了以下三点,那么要求教师亲自认真批改作业,教师们不仅能够做到,而且应该做到。
一、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社会性事务进入校园
目前教师疲于应付各类社会性事务。各种名目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报表、答卷等繁杂工作,各个部门下派的参加交通值勤、上街散发材料等非教育教学活动,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此情形下,教师很难保障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和批改作业的时间。
二、学校要控制班额,不要过分挥舞成绩的指挥棒
班额如果过大,教师就会疲于奔命,甚至批不完作业。假如教师承担两个平行班的课,一个班级50人,每周10节课,那么教师每天要批2个班级作业,一份作业3分钟,教师批作业就要花费5个小时,上2节课要花费近2个小时,再加上其他事务,这样,教师还有多少时间备课?反过来说,如果去掉教师备课和上课以及其他事务的时间,教师又哪有足够的时间亲自认真批改那么多的作业?
中小学教师是好胜心和责任心特别强的一个群体,哪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异,金榜题名。这样,在成绩的指挥棒下,各科教师不得不争相留更多的作业,争取占有学生更多的课后作业时间。你多留一点,他多留一点,合计起来,在学生写作业不堪重负的同时,教师批作业也会苦不堪言,很多教师不得不把作业或者教案拿回家,加班加点。
三、教师要精准留作业
在作业内容上,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的反馈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归纳出学生在课后需要预习和巩固的主要内容,浓缩作业,以点带面,力求精准,切忌超标、超纲、超量。在作业形式上,也要求教师力求做到恰到好处,口头形式能解决的,就决不用书面形式的。
教师能够亲自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分析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才能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改结果,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积极发挥作业对教学的诊断和改进功能,持续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诚希望通过有关部门、学校和中小学教师的通力合作,改变目前一些教师批改作业主体责任缺失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