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晚自习”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帮助部分学生提高成绩,属于“合情”,但是给学生和老师也带来了很大伤害,属于“不合理”,违背相关法律规定和精神,属于“不合法”,是应该进行改革了!
但是,如何要对“早晚自习”进行改革,那么究竟该怎么改呢?以下建议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凭“自愿”原则进行参与,减少各方矛盾!
学生和老师都“自愿参与”,学生自己认为早晚自习对自己有帮助、有必要参与的,主动自愿报名;
老师自己认为有多余时间、身体较好、愿意挣点生活费的,主动自愿报名;然后由学校统筹安排。
这样一来,双方都自愿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早晚自习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不会有学生或家长去举报,师生矛盾和家校矛盾都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第二,早晚自习可以“丰富形式”,减少各种压力!
当前的早晚自习,一般来讲都是采用“上课”或“做作业”的形式,全部固定在教室,甚至不允许讨论,这自然会让学生感到烦闷。
可以改变“学习形式”,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组织观看爱国教育片、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热点事件;
也可以“改变地点”,参考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组织学生到走廊、花园、图书室开展自习活动;
还可以改变“学习科目”,比如早自习比一定只上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各个学科都有需要背诵的东西,都可以上早自习,晚自习也可以增加“心理课”,学生一定喜欢。
如果学校都可以这样来上早晚自习的话,学生肯定愿意参与,热情肯定很高。
 
“牺牲身体健康来搞学习”,这就像过去“牺牲环境来搞经济”一样,都属于“不可持续发展”,这些做法到了一定时候,就需要改革,就需要摒弃了!
总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