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什么?
~~全市数学教师培训感悟《二》

今天是全市小学数学培训的第二天,主要是来自烟台市芝罘区祥发小学吕领先老师分享了为中国教育做点什么的思考!吕领先老师是齐鲁名师,国家级课题组成员!在今天他分享了《成人达己,师者禅心》的教育成长经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应该为中国教育做点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再一次让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

数学课不能靠背理论公式,简单模仿应用
数学尽管来自生活,更要回归生活,返璞归真!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教会学生记忆,更多的是理解和应用,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在很多时候就是教会孩子们简单应用公式,可孩子们并不知道理论公式怎么来的?没有追本溯源,而是舍本逐末,到头来,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数学就越来越费劲了,最后可能就跟不上腿了!
数学学习不是多做题,就一定收获多多
数学给我们的是思考,推理和想象,当然也离不开分析和计算……课堂上我们不能因为追求分数,而让孩子们尽做会的试题这不仅仅浪费时间,更是扼杀思维。其实,多做题不一定多收获,少做题也不是没收获!关键是让学生们
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学会如何去学习数学!模型与套路是表象,不能依靠做题多,就说量变能引起质变。我们要实事求是哪怕费时间,也要探究数学本源,如果光做题不思考,只是机械式训练,是掩耳盗铃的快乐自己,永远也不能引起质变,获得数学的能力提高。

数学需要变式训练,提高解析问题能力
平常的课堂就是记忆教材理论,会简单应用解题就算学会了,可是每次都是翻开书都会,一听讲课也都懂,一做题就做不对了。只会简单套用公式,没有去深度思考,怎么能适应变化的试题,我们只有学会举一反三,变式训练,才能让自己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捕获数学的乐趣。在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练习题的角度考查,从不同侧面感知理论应用的奇特,获得解析能力的满满提高。
数学课上应该多给学生时间去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没有质疑,哪来的思考与进步。世界上有非凡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小就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孩子。课堂任务是死的,可思维是活的,让思维活跃起来的课堂才真是好课。平时课堂上多给学生提问和想问题的时间,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主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展现他们的个人风采,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找到数学问题的本源!

数学课上更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相互合作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精神,在任何地方,任何岗位,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全班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里分配一个任务,让每组的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达到完成共同的任务,这样就可以增进了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使同学们在校园当中就有一种把自己融入集体的感觉.尤其现在的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身子女,平常比较娇生惯养,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这就更需要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同学们真正的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
今天是老师培训的第二天,尤其聆听吕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很本真,说破了就是让每个孩子在未来都能够发光!今天的教育成果应该在未来20年才能看到,体味到,感悟到……这次培训给我们开学前做了一次心灵洗涤,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明确了方向!继续加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