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高考顶替”无处可逃

(2020-06-29 06:27:30)

让“高考顶替”无处可逃

让“高考顶替”无处可逃

以文为心,我是闲时翻书君。

陈春秀偶然之间发现自己的身份被人冒用,顶替她去上了大学,这一件事情引起的风波尚未过去,结果还在调查之中。但它所起到的示范作用正在显现,这种作用不仅体现由上而下的自查上,那些曾经有同样遭遇的人,久久郁积在心中的委屈与疑问,等到了一个宣泄的时机。

苟晶正是一个等待了太久的人,在她看来,23年前的高考往事,现在该清算一下了。揭起尘封已久的往事,需要莫大的勇气,而支撑这种勇气的,是内心的不平。不平则鸣,自古之道。

一封道歉信,让人气炸的强盗逻辑

苟晶1997年参加高考,落榜了。按她在社交平台上公布的信息,她拿到的成绩是假的,她班主任的女儿顶替了她,拿了苟晶的成绩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这个事情是怎么知道的呢?

苟晶的学习成绩好,按说正常发挥考个大学不是问题,意外落榜,心里肯定有疑问,但要说依此就认定有人顶替,也只能是怀疑,有蛛丝马迹,但没有真凭实据。让苟晶证实这件事情的,是2003年,她的班主任让人给她带来的一封信。苟晶说这封信是这样的:

“两页半信纸,道歉与忏悔。说他女儿不争气,成绩太差,不得已顶替我的名字和成绩去上大学。”

苟晶说当她拿到这封信时,对于6年前的事情,即便是想追究,也觉得无能为力了。而这封信,算是班主任邱老师的道歉信吧。

当认真思考信中简短的信息时,忽然冒出一股愤怒。这算是道歉吗?什么叫“不得已”,一句不得已就可以换掉一个人的人生?相比于道歉,更多了一些“威胁”的口气,这种逻辑之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假借“不得已”去做呢?

而不得已的,居然是一名教师!

让“高考顶替”无处可逃

被换掉的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所有的假设都没意义。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象,如果苟晶当年考上了大学会怎么样,甚至附带想一想,邱老师的女儿,按她的成绩没有上大学,现在又会是怎么样。

李安导演拍的电影《夺面双雄》中,FBI探员和恐怖分子通过外科手术互换了面孔,容貌是辨识一个人最直接依据,容貌的交换,也导致了身份的交换。也许,换脸这种“黑科技”暂时还只能出现在故事之中,但身份交换这个事,苟晶算是真实的经历过了。

苟晶说因为没有正规的文凭,她20多年一路打拼,她知道自己受了多少苦,这种苦难一路走来的辛酸,她不希望发生在更多人的身上,所以这次,她坚定地要一个真实的结果。

真实,很难弄清楚吗

调查正在进行中,是非曲直还没有一个定论。不妨假定苟晶所说,就是她看到的全部事实。

如此想来,一个老师搞定了整个链条,对于一个农家女学生而言,她的家庭如何于老师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去对抗呢?

苟晶说在她发布被顶替信息后,她高中的班主任带着一些陌生的脸孔,来到她现在工作的地方来找她“谈谈”。苟晶没有见他,她希望老师不要为难她,她要一个事实真相。

这位老师大概有近80岁的年龄了吧,也许在1997年,1998年,他确实有很大的“能量”,但都已经2020年了,时代已经改变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后悔发了所谓的“道歉信”,苟晶选择了通过媒体公开这件事情,如果有人还认为只要搞定当事人,就可以息事宁人的话,那恐怕是打错算盘了。

这一次,只等水落石出。

写在最后,关于“不得已”

这个世上有很多无奈的事情,相比与23年前那位班主任老师的“不得已”,苟晶坚定地希望查明真相,这种“坚持”反倒是更有一些“不得已”的意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