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校为什么都不取消教案检查呢?教案用处真那么大吗?
来自人生如梦

教案,已经成了很多老师的噩梦了。
今年疫情开学的迟,但教案一节也不会少,目前全校老师都在疯补教案中。
我们已经打印了(假期交的电子教案)十几周教案,要在5月20号左右全部补齐,包括所有的教学反思等。
实际学校的大小领导也都清楚,老师们上课也不会用这个教案,这个教案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几乎为零。那为什么?天下的学校没有一敢个给老师们取消教案呢?
第一:目前教案的最大的功能是“练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凡是老教师都明白,写教案非常占用时间,并且功效甚微。
因为你写一篇完美的教案,里面有很多地方都是“废话”。比如教学目标,很少有教师能够重视是否实现了教案里写的三维教学目标。比如师生对话等,一旦进入课堂一切都是随机的了。
这并不是因为教师师德有问题,而是当前的应试教育至使家长和社会只要成绩,不要情感能力目标的实现。
现实中,大部分老师的教案都是抄写的,而且是为应付检查的那种抄写,很多老师抄完,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东西。
除了练字,目前的教案还有啥功能?
第二:学校检查教案,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目前学校检查教案,并不是真奢望大家多么认真的备课,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领导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老师们是没有人看自己写的教案的。领导之所以要求那么多,一切都是为了迎合上级。
上级一看,这个学校老师的教案写得这么多,这么认真,那必定会夸赞学校的领导管理的好,学校的校长有魄力。
这些可都是领导的政绩呀!说白了,领导也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什么教学!
第三:取消教案,老师们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教学上。
真取消教案,对任何一个学校绝对是巨大的利好。
老师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备课上,用在钻研教材上,而不是一味的只会抄写教案。
备课的过程不一定非得记录下来,优秀的老师都是记在脑子里,随机应变的。
你见哪一个老师看着教案上课了?年长的教师甚至不看书也能滔滔不绝讲一天课。这才是真正有功力的老师,而不是什么会写教案的老师。
教案对大多数老师来讲,也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真正上课,没有一个人看的。
第四:教案写得好,教学未必好。
千万不要认为一个老师教案写得好,课就一定备的好,教学效果就一定好。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的。
写教案考察的理论知识,怎样分析教材重难点,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这只是给课程实施提供一种计划和安排。
而实际课堂往往有很多变数,考察的是一个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和应变能力。
因此,教案写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关系真的不大,好的教案最多能证明教师有很好的工作态度。
第五:很多学校,为了突出自己学校教案的特色,变着法折磨老师。
很多学校不仅要求老师手写教案,还要求写的好看、写出“花样”。
每节课要有二次备课,要有教学反思,还得不少于几百字。
各种教学环节一应齐全,少一个好像都不完整,认为你没认真写。
有的学校还设计有表格教案,教案上还要有自己学校的校徽等等。
完全是为了显摆自己的政绩,对教学有啥作用。
作为老师,我并不是完全反对教案。但现在学校的教案的确该废除了。
备课的初衷已经完全背离了教学的目的。
我建议教案不要规定字数,长短,课时,也无需检查。应该把教学自主权还给老师,毕竟是老师们在一线,为什么连写教案这种事情还需要被监督,被检查?
目前我们的教育上太缺乏有魄力的校长了,更缺乏真正懂教育的校长。都是一群为了迎合上级不断折磨老师的校长。
希望我们的校长可以开明起来,至少规定40岁以上老师不用再交教案了。
真正的教案在每个老师的心中,而不是在一张张没有灵魂的纸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