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错误的考试复习方法,越复习越差劲!
来自教育专家蔡章兵

学习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就要就需要对所学进行检测,那么各种单元测试、月考、期末考试等等都会随之而来。 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复习,只有复习到位,把所学知识都巩固了,那么才能给考出好成绩。 在复习的时候,不同学生复习方法不同,但有些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还没有效果。建议在复习时则要尽量避免。
1忽视基础题,只做难题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复习时需要多做一些难题,这样有利于成绩的快速提高。所以,很多家长都在孩子复习的时候安排了大量难题。 其实,在考试的时候70%都是基础题,20%是中等题,只有10%才是难题。 没有必要为了10%的难题去做大量的练习,就算难题都做对了,但是基础题做不好,只会顾此失彼。 而且大量练习难题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慢慢地只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拿不到好成绩,这一定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2一味打疲劳战,不注重效率学习一定要争分夺秒,挑灯夜战吗? 其实,一味打疲劳战,不注重效率的复习都是在做无用功。 也许熬了一晚上去学习,还没有那些专心学两小时的人高效。 疲劳战很有可能使孩子陷入身心疲劳,思维不清晰。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完全没必要考试前熬夜复习。应试压力那么大,如果平常大家不好好复习,积累经验,只靠临时抱佛脚是没法考出好成绩的,熬夜只会造成睡眠不足,影响临场发挥,绝对是弊大于利。 在指导孩子复习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合理安排复习科目和时间,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使其保持思维活跃性,这样才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3陷入题海战术,得不偿失考试之前多做题,多练习确实对巩固知识很有帮助。 但是并非是做的题越多就越好,如果陷入了题海战术,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很多家长都误以为孩子在考试之前必须要多做复习题、自测题、模拟题等等。 整天做得人眼花缭乱,眼冒金星,效果却不尽人意。 要知道考试的题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光做题无法把所有的知识点涵盖到,相比搞题海战术,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更重要。 做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习题,摸索出一些出题的规律来。 其次,必须要建立错题集,把做错的题目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对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及时复习。 最后,及时做好反思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这样才能给做到融会贯通。
4面面俱到,一味求全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给科科考第一,但这很不现实。 对于学生而言,无论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单科的角度,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试不可能涉及所有的知识点。 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分清楚主次,不要避重就轻地复习,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 家长要督促孩子巩固和掌握已有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孩子理解和学习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 不要在复习阶段盲目去专攻自己比较弱的科目和习题,也不要去学太多新的内容。 备考的时候,注意对重点知识的复习,分清主次,复习效果会更好。
那么,有哪些好的复习方法呢?
1以基础知识为主
在复习的时候,还是应以基础知识为主。把基础打好了,才可能取得好成绩。 对很多学生来说,做难的题目很困难,那么保证把简单的问题做对,就显得很重要了。 复习的时候要先弄清楚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基本的知识需要掌握。
2分析平时的作业和考试卷子
题目既然错了,就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牢固。 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更多把精力放在容易错的问题上面。 看看自己平时的错题,弄明白自己怎么错的,然后自己要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3多提问问题
复习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通过多提问可以把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了,成绩也就上去了。 实践证明,那些成绩好的同学都是爱提问的人。
4注意考试心态
考试是对我们平常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之一。
考得好,值得鼓励,今后应继续努力。考得不好,就找出原因,下一阶段继续努力,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只要努力去做,不断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