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层不带主课,将这样处理!”看到规定,不少干部想辞职
进入三月中旬,各地已紧锣密鼓准备开学工作。日前,笔者所在县,有教育局长履新。在校长见面会上,新局长就教师问题,指出两个现象。观点尖锐,给在场干部极大震撼。
第一,我县教师数量不足,但这只是相对不足,有很大一部分校长和中层干部,不带课或少带课。还有一部分人在编不在岗。导致一线教师负担过重。
第二,教师平均年龄偏大,是客观事实。但这不是老师们懈怠工作的理由。教师也应和医生一样,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更丰富。越老越吃香。

新局长还郑重承诺:“开学以后,我的办公桌上,将有一份全县各学校管理人员的课表。我会挤出时间推门听课,如果还有不带课的、假带课的,党的纪律就会问候你。”
新局长是教师出身,对行业积弊比较了解。他非常清楚,要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最重要的抓手。教师队伍缺乏活力,主要是管理出了问题。
从学校管理人员切入,是真正抓住了牛鼻子。
学校的管理干部,历来是能上不能下。校级干部退居二线,惯例是从小庙挪到大庙,挂个督导员之类的闲职,不带课或象征性带两节课。
几番轮回下来,规模大一点的学校,副职干部就越来越多。“校长一走廊,主任一礼堂”的说法,并不夸张。
学校内部也是这样。新校长上任,照例要提拔几个“自己人”。部门和职位不能无限扩张,有人上来,就得有人下去。下去的人总得妥善安排,否则就是给自己埋了颗地雷。
还有一些关系户,背景深厚,校长惹不起,必须少排课。以及各种原因离岗不上班的教师。如是种种。
真正在一线带主课的教师,多是老黄牛,任劳任怨。
但是,黄牛老了,力气就小了。负担太重,就承受不了。于是教师队伍死气沉沉,教学质量一日不如一日。
在源头活水不够的情况下,要激活教师队伍活力,唯有盘活存量。让那些袖手当老爷的干部们,重回教学一线。

新局长举了魏书生的例子。
魏书生从普通老师做到校长、教育局长,还带两个班语文课,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以及多个社会兼职。他没有累趴下,如今仍健在。学校的干部,谁的职位比魏书生高?谁的工作负担比魏书生重?
对于在编不在岗教师,新局长强调:“只有两条路。要么返岗上班,要么停发一切工资待遇,按规矩和程序处理。”
看到教育局长发布的新规定,有人议论说,这样做的话,恐怕干部都要辞职。
一个人选择从事管理工作,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基于职业兴趣,有的人天生喜欢做管理,能从中获得工作的乐趣。二是实现个人价值,在管理职位上,能为群体贡献更大的力量。三是管理职位受人尊敬,能满足人的尊重需要。
但有一部分人,选择从事管理工作,却是为了“少劳多得”。认为管理职位的价值,就是可以多吃多占、少做事。这是价值观有问题。这种人,即使不主动辞职,也应该把他们赶下去。
他们下去,不但毫不可惜,而且正好给有志向有干劲的年轻人腾位子。年轻人受官场习气的污染少,更容易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校长不带课,工作就会漂浮,抓不住要害。副职少带课,就会影响分配公平,导致“一线不如二线、前勤不如后勤”。
教练必须亲自下场去踢几脚,才知球队的优势和不足。校长亲自带课,才知一线教师的疾苦。干部带主课,才知学校的资源应该向哪条战线倾斜。
一所学校,只有出现“干部带主课、人人争带课”的局面,学校才有活力,质量才有保证,教育才有希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