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

1.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新、挖掘研究,通过对学科知识的运用,找出教学中的情感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验学习给学生带去积极的影响,进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愉快的、情感丰富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2.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有着自己的特质与特性,不同学生在素质、智力、能力等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为学生设计几个问题,以此巩固学生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上课时可以设置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思考解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3.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
部分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会着重培养,抓教学进度,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就会忽略,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无法让学生对数学的知识点了解彻底。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对题目加深理解,进而提升学习能力。
4.重视新课改理念的强化,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实际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不能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这样会减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遇到较难的问题时就会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思考,提升学习效率。
5.重视教学环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情境引入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加深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起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依靠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6.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国已经逐渐普及。多媒体可以将声形并现、音画结合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多媒体进行合理运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利用学生对声音和图片感兴趣的特点,教师要在课堂上适当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将课本知识用视频、声音、图画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7.避免题海战术,做题量要适中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掌握,还有一种更重要的方法,就是解题训练。重视解题训练并不只是让学生开展题海练习,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适当练习。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数列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堂结束后为学生提出几下思考题。在增幅不相等的情况下,增幅释义相同的幅度增加(也就是增幅的增幅相等,增幅即为等差数列)。如果增幅分别为3、5、7、9,就说明增幅可以是相同幅度的增加,求这种数列的第n位数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为: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求出第1位到第n位的总增幅;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就是第n位数。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举例说明,如,2、3、10、17……让学生求出第n位数。之后为学生讲解到此题时再进行分析,如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是以同等幅度增加的,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2=(n+1)×(n-1)=n2-1,因此,第n位数就是2+n2-1=n2+1。这种解题方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这种类型题目的解法通用,教会学生如何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对其很有好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