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质教育要育出一个人的生命自觉

(2019-01-24 05:09:16)
标签:

杂谈

素质教育要育出一个人的生命自觉

素质教育要育出一个人的生命自觉
作者:叶澜

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和观察,我们总结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第一,对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还不太清楚。第二,障碍是什么?归为应试教育不是太恰当的。第三,大都是局部性的、点状的。没有整体的认识的局部是孤立的。总体上,素质教育还没有进入核心,还没有进入老师的心中,变为教师的行为。

在认识素质内涵上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终极追求,不是对单一的模式的寻找。素质教育的实现要比建立一个模式不知要艰难多少。

在现实中有一种倾向,就是往往把所有的做好的都当作素质教育,都往里装。我不愿意也这样装。

我同意,“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教育”的提法。它指向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内核。

新基础教育是探索素质教育怎样实现的一种教育,但不是唯一的实现途径。

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模式、一种方法, 一种操作是不行的,而是需要各个学校自己去创造,去建设,而不是只有一种模式。

(二)许多人希望我们快一点在技术层面上提供操作方法,总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促使我思考:翻牌的做法,造势的做法,缺乏扎扎实实的沉下去,不通过几十年实现转换的做法,是不行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是教育的初级阶段。

我们要改变的是整个学校的状态、整个教师队伍的状态,整个学生的状态。教育难就难在这里。

(三)宗旨是作为一种理想,甚至是一种信仰。这种价值追求,与我们实践的关系是什么?是魂与体的关系。这种追求,要化为我们实践中的体。这个魂,要在所有的实践中,魂与体的关系不是一半加一半的关系,而是弥漫式的,渗透式的。

(四)从时代的背景来理解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时代内涵的体现,最核心的是两个变化:一是培养人不把人当工具,而是把人当目的,作为本来考虑,与一般社会上讲的以人为本有什么不同?我们培养的是具有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与工具意义上的成功,仅仅与社会要求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同。这与社会呼唤主体,更与社会变化的复杂性有关。必须有主动的状态研究这个社会,生存环境,可能要做的工作,然后自主选择。

素质教育要育出一个人的生命自觉。

读经是不是能读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来?

(五)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没有个性的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这种教育问题在哪里?要关注核心的问题。

(六)真正的改革不能只靠批判,要靠探索,光批批不出是一个新世界,关键是我们要做出来。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靠学校,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只有通过学校变革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学校不变革不可能实现素质教育。学校的改革,核心在哪里?核心是改变天天在进行的教学实践,和日常的管理。主体是千千万万的教师把日常的工作实践变成研究实践,这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成功之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路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