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教育 |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为啥祼分上重点大学越来越难?
重点大学录取规则变化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国家人才战略、高校选拔标准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变化。
第一层面,对国家而言,教育战略就是人才战略。
国家发展到现阶段,在世界领域面临着最迫切的人才竞争,也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用高考来衡量,就是学生现在某个学科的成绩,应该跟未来所学专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说他在高中阶段已经表现出显著的数学天赋,他就应该被选拔进数学与应用数学或相关的专业,那么他被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第二个层面,对高校而言,目前高考选拔出来的往往可能不是它需要的。
因为学生进入高校后,是按照专业培养的,学科特长很重要,而不是学科特短。
现在大学在高招录取的过程中,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比方说,国际会计专业录取了一个学生,但他的高考数学成绩并不高,英语成绩也一般,只是语文成绩很好,文综分数也很高;但会计专业本身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未来职业发展更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加数学基础。这个学生只是因为总分高、自己或父母觉得国际会计将来很赚钱,就报了这个专业。而这个学生高校并不想录取到这个专业,他以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很可能会遇到瓶颈。
第三个层面,对个人而言,大部分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考上一所好大学,就等同于有了一个好未来,这个观点起源于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包分配时期。当时我国的大学录取率是4.7%,100个人有4.7个人能上大学,那个时候确实是好大学等同于好未来。到了2016年,录取率已经超过80%,对于90后、00后来说,好大学已经不能等同于好未来,这个时代对你的要求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得做到行业里面比较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