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评活动中,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学生科学DV社团选送的作品“滴血验亲”,从全国2211项作品中脱颖而出——现场各项技能测试,拿下全场很高的97分,一举摘得科学影像节一等奖。成绩取得的背后,得益于该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39个学生社团,个个都很精彩,学生人人都有舞台。近三年,该校学生500多人次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方面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
三明市第九中学创办于1959年,是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省级文明学校。近年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三明极具活力、福建省极具特色的一所优质高中。
三明市第九中学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秘诀在于抓住了“文化、评价、课程、课堂、特色”五个因素。
文化引领 让学校有灵魂
尚美是指崇尚美好的境界,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明市第九中学将尚美确定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通过实施“五美”工程:建设尚美校园、开发尚美课程、建构尚美课堂、塑造尚美教师、培养尚美学生,把尚美文化建设的内容渗透到学校制度、课程建设、德育工作、校园活动、校园环境等各个方面。
成功教育 让学生有信心
三明市第九中学坚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发展潜质,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把“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定位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大拇指”教育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励育人。学校每月都开展“校园之星”即“品行之星、勤奋之星、管理之星”等评选活动,每个学期都设立“进步奖”“奖学金”,学校在学生评优评先时还设置了种类丰富的奖项,努力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校本课程 让学校有生机
近几年,该校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特色办学、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点,学校形成了“541”课程体系,即:五维度(基础性、艺术性、国际性、发展性和共创性课程)、四层次(课程体系—课程类别—学科/领域—学科/专业)、一特色(美术学科)。多彩的校本课程,使学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学生社团活动很好地呈现了校本课程的成果。
教学改革 让课堂有实效
学校始终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自2002年秋季开始,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推进。经过10多年的课改实验,总结了一套与校情、学情相适应的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先学后研、五环导学(自学、探究、点拨、训练、评价五个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获得了三明市政府部门首次(2017年)颁发的“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
特色办学 让学校有档次
三明市第九中学坚持开展“六创”活动,积极推进美术特色教育。创建特色鲜明的美术大环境;创建有特长的专业师资队伍;创建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创新美术人才培养的途径。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现了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的飞跃,美术教育特色校创建取得明显成效。每年约300名学生被录取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美术类本科专业学习。连续10多年,美术类学生专业、文化本科双上线人数以绝对优势列福建省高中校首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作为省美术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在加快自身发展步伐的同时,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0年9月起在全市13所初中校建立美术教育基地校,定期派出教师到校指导。2016年6月,牵头成立了闽浙赣三省高中美术特色教育联盟(15所联盟校)并在学校召开首届高峰论坛。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明市第九中学继续向着美的方向成长,永远追求着教育的诗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