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自主招生考试将有四大变化

(2017-12-26 10:01:31)
标签:

杂谈

2018自主招生考试将有四大变化

高三学生家长必知:2018自主招生考试将有四大变化

寒假将至,对于2018年就要面临高考大战的高三学生而言,终于可以暂时放松一下了?然而并不是,因为2018年自主招生资格争夺战早已悄然打响多时,而中域自主招生近来却发现,很多家长及高三学生对于2018年自主招生的一些变化并不了解。

2018年自主招生政策到底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想通过自招为高考加分的高三生来说是好还是坏?这些变化内容是早先就有的,还是2018年自主招生报考季新出的?一系列的问题席卷了中国万千家长的心绪,也让高三学生最后的一个高中寒假变得意义非凡。因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你与身边小伙伴的差距就是从此刻产生、并拉大,直到越行越远。

想立于高处,要么制定规则,要么就掌握规则,放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也是如此。很显然,无论是我们家长还是学生,都暂时是做不到制定自主招生的规则了,那么想打赢自主招生战,为高考赢来尽可能高的加分优惠(最高60分),就需要我们熟悉掌握自主招生政策变动情况了。下面是中域自主招生总结的高考改革后,作为“小高考”的自主招生考试变化情况,当然大家想了解更多内容,别忘了关注公众号“自主招生全攻略”,这儿请看下文:

1、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的“密度”降低

从2015年开始,自从招生考试的笔试与面试都是安排在高考之后,通常每年6月10日-15日进行(之所以时间不固定,是因为自主招生考试具体时间安排及考试形式都是由招生院校自主决定,与高考全国统一不同)。也就是说,自主招生考试不再在高考前进行,除了自招初审在高考前外,其余的并不耽误高考备考。而自主招生初审材料准备等,家长们为了孩子基本就能办个差不多,也不会耽误学生太多高考复习时间,这个变化是好的,无疑高考后考自主招生,通过初审的学生将增加一次被理想高校降分录取的机会。

2、自主招生校荐限制名额改为自荐为主

在2015年之前,高中生想报考自主招生,必须要拿到校荐名额才行,而改革后,由校荐改成了自荐,想获得自主招生只需要学生具备学科特长跟创新潜质就可以,这有助于高校自主招生的进一步公平,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入好学校的机会更多。

3、关于自主招生的“硬指标”与“软指标”的问题

自主招生政策改革后,也并非就放宽了要求,敞开胸怀包涵所有考生。很多自招高校在招生简章里都有规定,要求考生必须符合一定的“硬指标”条件才可申报。而这儿的硬指标,其实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如厦门大学就在自主招生简章中吐了6个报名要求,且全部与学科竞赛类奖项及作文奖项等创新潜质类相关,如果考生不符合的话,很显然就无法报考。而且遍观近几年来的自主招生数据,我们也能看出,各高校明显更侧重考察考生的这方面特质。

4.自荐信作用突出,推荐信影响淡化。

说到自主招生,学生跟家长最愁的其实总结来看就两件事,一是自主招生初审,过了初审,才有了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二是自主招生考试内容,关于自主招生考什么的问题。话题有点扯远了,关于学生的报考目标自主招生考什么,中域自主招生无法解答,但这儿要提醒的是,自荐信的好坏一定程度上直接关乎自主招生初审结果,所以一定要重视其写作。

在政策改革后的自主招生筛选中,通过证明奖项或实践活动的证明材料印证学生的实力,而自荐信的作用则在于说明学生的申请初衷和特质。需要注意的是,在查看自荐信时,老师会快速预览,因此自荐信的写作一定要突出重点,别忽视“换位思考”心态的重要性,将与自己所申请专业匹配的亮点突出,而不是大写特写大吹特吹地不分重点的写一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