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风冷月微博
清风冷月微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2,793
  • 关注人气:65,4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2017-12-20 21:54:07)
标签:

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

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Q中国网:新教育实际上是以教师的成长为起点,以推广书香校园十种途径作为推广方式。据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行为,新教育是如何推动阅读的呢?

 

朱永新:这几年来整个中小学的阅读情况还是有所好转,尽管我们和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阅读力,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推动力度都还有差距,可喜的是,这些年我们确实看到,无论是国家新闻出版的主办部门,还是图书出版发行单位,还是学校,家庭,对于教育的问题越来越重视,阅读力也在稳步上升。

 

从新教育来说,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把书香校园作为四大行动之首。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阅读首先就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从调查来看,我们的阅读面不是很广,阅读力不是很高,同样我们在读什么的问题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很多父母、老师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而且我们的学校、共图书馆在这方面也没有自觉地承担起为大家推荐好书这样一个功能。

 

所以,我们从九十年代末就开始做新世纪教育文库,当时就是想为中国的孩子、中国的老师、中国的父母去挑选一批最好的书,让他们知道应该读什么,在新教育实验之初就推出这一批书目,推动了实验的进程。

 

到了2010年,我们就专门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组织专家做“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从中国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教师、父母、企业家、公务员等等不同群体,去研制基础阅读书目。为中国社会的不同群体,提供精神营养餐的菜单,这样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参照着去选适合自己的好书。费尔巴哈说过,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我们认为,阅读的高度直接影响到精神的高度,所以读什么的问题,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努力地在推动。

 

读什么的问题解决以后,就是怎么读,需要好的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发起了领读者计划,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中国阅读推广人、推广机构组织起来,一起培养更多的人来热爱读书,推广阅读。

 

在我们新教育的学校里,我们有大量的阅读方法、项目。比如倡导“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我们每天都用一首新的诗开启新的一天,大概有两千多首诗伴随着一个孩子的童年,所以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还在实践了16年之后,专门编写出《新教育晨诵》丛书,从幼儿园大班到高中提供精神食粮,上市一周就销售35万册,被《中国教育报》评选为2016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儿童阶梯阅读,整本书共读,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教师专业阅读等等一系列阅读的研究与推进,应该说新教育实验做了非常大的努力。

 

当初新教育提出“书香校园”这一概念的时候,全社会还所知不多,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及的,全社会都认同的一个概念了。我们现在提出建设书香中国,成立新父母研究所,推动家校共读。

 

Q中国网:您刚才提到了,学生们该读什么,然后怎么读,我觉得最根源的是要解决他们为什么读书这样一个问题。事实上,中国社会的阅读环境并不是很好,为什么我们不爱读书呢?根源是什么?

 

朱永新:我想第一个根源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阅读的功利性色彩比较强。我们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就是阅读本身是为了做官,阅读本身是为了科举,阅读本身是为了成为一个社会的精英分子,并没有真正强调阅读为了心灵的成长,阅读是生活的享受这样一种文化。从我们的文化基因来说,我觉得过分强调功利阅读,是我们没有真正热爱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现实原因来说,我们应试教育的体系主要培养机械地以背诵知识为前提的学生,所以在学校,学生的时间、空间都被教科书、教辅书填满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阅读好像对他的考试没有太大作用,其实本身就是错误的认知,阅读对人的智力背景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有助于人的学习成长的。

 

Q中国网:我们也知道,如果让孩子们提高阅读兴趣,校长和老师要先阅读,新教育如何推动校长和老师阅读呢?

 

朱永新:我们一直认为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最关键的因素。孩子们喜欢不喜欢阅读,有没有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高不高,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新教育把教师成长作为新教育的逻辑起点,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理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

 

专业阅读就是要求教师要有大量的阅读经验,要在阅读书目上用心考量,读那些真正的伟大的思想。我们一直认为,你要成为好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阅读的生活,因为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智慧就在那些最伟大的书里。作为教师,你不可能所有的教育行为都要自己去尝试,应该借鉴从孔夫子以来的那些优秀教育家的智慧、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生活中。

 

阅读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为教书,也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我最近写了一本书叫《致教师》,在这本书里我就跟老师们讲,阅读是真正让人能够拥有幸福生活的重要路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物质的世界,一个精神的世界,大多数人过分关注了物质生活以后,就会很焦虑,不断地和别人比较,想比别人住更大的房子,比别人赚更多的钱,穿更漂亮的衣服,吃更好的美食……这样一比他就会越痛苦,因为总有比他厉害的人,总有比他有钱的人。回到精神生活里,他就会平和得多,宁静得多,同时也更能够拥有幸福感和满意度。所以作为教师,这样一种阅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阅读水平提升了,就可以指导学生的阅读生活,带领孩子进行师生共读,班级共读。我们新教育的老师有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本身非常热爱阅读,所以他才能把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满意度、精神的愉悦传导给孩子们,同时还能指导孩子怎么样进行有效的科学的阅读。

 

给校长更多办学自主权

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Q中国网:新教育追求的不是分数,也不是考试的成绩,而是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么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种个性化的发展,怎么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宗旨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谓完整性,就是让人的身心灵和谐发展,他的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和精神生命之高,都得到拓展。怎样实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除了书香校园以外,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提出来,应该让学校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学校不能只关心分数,不能只关心成绩,不能把所有人的眼睛全盯住考试。应该把人类那些最美好的东西在学校里汇聚,让孩子们从中发现自己,从中寻找到感兴趣的东西。和美好相遇的过程,就是教育的最好的过程。

 

新教育实验,要让人成为他自己。我们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它是选拔性的,不断地以培养少数成功者和大部分失败者为代价,因为在考试面前永远只有一个英雄,其他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失败者。我们往往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把本来千姿百态的孩子培养成一样的人,他只要一个分数好就够了,这个方向其实是错的。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的精灵,他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他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应该有他实现理想的空间和平台。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真正地享受教育的过程,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那方天空和世界,让孩子不再自卑。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孩子都是成功者,所以我们的评价观要发生变化。

 

Q中国网:新教育在不断的落地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评价的,它是怎样融入到教学生活中的呢?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强调“底线+榜样”的管理方式,其实就是一种评价的标准,强调每个区域、每个学校乃至每个班级,都要有自己的榜样可以学习,有自己的底线必须遵循。

 

新教育的具体实施,不是简单的做加法,不是在学校生活之上增加课程,增加行动,这样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新教育是希望大家转变教育理念,将我们所研究的教育的方法技巧,将我们推进的项目,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

 

对于新教育的本质有所理解、兴趣浓厚的人,他不会感到需要融入,更不会感觉负担重。你像很多人打游戏通宵达旦,喜欢的事情会非常忘我。新教育把美好的东西呈现给老师,呈现给孩子,他们会比较享受学习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