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分析

(2017-06-16 10:41:58)
标签:

2017年德州市初中学业

分类: 养生保健生活百科
           2017年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分析
                         文章来源:德州市教科院         
  2017年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数学试题严格遵循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和《2017年德州市学业水平数学考试说明》,将学科理念与时代发展相融合,通过对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试卷的整体设计贴近教材,贴近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既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又考查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既体现中考的选拔功能,又兼顾以人为本;既尊重教学习惯,又体现了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是支撑全卷的主题内容,以考查“四基”、“核心概念”、“核心素养”为主线,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学融入其中,展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一、试卷平实,注重基础

  试卷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展示在学生面前,起点较低、入口宽泛、从易到难,遵循学生考试的心理规律,切合学生的做题习惯。《考试说明》中指出,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于支撑学科体系的重点知识的考查,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考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卷对基础题目的考查非常重视,有的试题直接源自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多数通过适当的改编、整合而成,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http://www.dzedu.gov.cn/n909426/c29762689/part/29762719.png

  二、强化通法,加大思维

  《考试说明》中指出,注重对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以及其中蕴含的原理。试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考查,既考查了对于数学工具的直接使用,又考查了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

  如第14题,三角板和直尺是学生作图常用的基本工具,能够做出平行线也是基本技能操作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还要理解操作的依据,落脚点是“为什么可以这样作”,考查的就是技能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

  全卷强调基础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对于基本思想的考查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对知识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于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是在阅读、观察、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中所积累的学习与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经验和思维的经验,注重通性通法,没有刻意去追求巧解及创新,注重解法的多样性和不同解法效率的差异性。

  如第11题,此题源于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中,只是添加了其他的数学元素。第12题查考了学生从特殊发现一般规律的能力,需要学生运用在简单图形中发现的规律迁移到复杂的图形中。第23题此题考查了学生在矩形纸片折叠中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再如第22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客观事物必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进行数量化研究,问题中的变量是相互联系的,而刻画这种关系的数学模型是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同时注意研究实际问题需要考虑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的核心能力。试题的设计遵从“多考想,少考算”的原则。如第9题,题目将一次函数解析式y=kx b(k≠0)中的k、b的意义通过学生熟悉的弹簧的延伸率体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使用工具、模型和表征来定量分析信息的能力。若要正确解答,学生必须解释函数参数(L0和K)的意义,他们代表的弹簧的初始长度和硬度。

  三、强化“四能”,突出核心素养

  核心概念凸显了数学学科的特征,涵盖了数学素养的内容,体现了数学思想的要素,细化了数学课程的目标。“四能”是指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试题关注了数学核心素养在每一道题目中的体现。

  如第3题,设置的情境反映我市教育投入的加大,体现数感,考查对数量关系的感悟。如第6题,题目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数据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统计意义,各统计量反映了数据哪些方面的特征,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将统计的概念、方法、原理统一到数据处理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统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第16题通过设置学生熟悉的实验技能考试抽签问题,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第19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体验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有意识的获取一些数据信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其中调查类问题会是学生遇到的最多的实际问题之一,这种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用统计的眼光解决自己生活的实际问题。

  从教学角度来说,通过9、16、19三道试题的设置,引导教学中对于统计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将统计的学习处理成单纯数字计算和绘图技能。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统计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以及从随机性中寻找规律的归纳思想是现代社会一种普遍使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重视对于数据的使用和能够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再如第24题,该题改变了以往试题的呈现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将学生研究函数问题的思考以不完整的过程加以呈现,既揭示了本题解决所用的解析方法,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起点,但又没有限制学生不同思维在解决问题上的不同思路,走向终点的道路又是多种多样的,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注意思维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同时还需要注重思维的深刻性,注意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控制难度,有所创新

  试题按照易中难梯度设置,层次分明,梯度明显。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都按照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的权重5:3:2设置,由易到难,逐步提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总体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试题的表述简洁、准确,情境交融,知能并重,符合数学规律,阅读量、思维量和运算量比例恰当,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彰显了 “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试题减少了机械训练内容,杜绝了偏题、怪题。

  创新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创新的表现是既遵循课标,符合学生实际,又能选择合适的载体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进行考查。应用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是初中数学课程着力培养的数学能力之一。试卷重视对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试题设置注重应用性和探究性,能够较好的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本卷中牵涉应用的问题有:第3,6,9,10,16,17,19,22题。

  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特殊与一般、转化、方程、函数、基本图形等思想,在本试卷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第9,11,12,22,24题等凸显了主要的数学思想。

  总之,2017年德州市数学学业水平试题注重基础,注重通法,关注思维,追本溯源,深化数学学科素养的内涵,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创新意识考查,能够合理区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对初中数学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五、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用心研究,恰当定位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2018年德州市将全面启用新的中考模式,为了更好的备考,建议关注以下方面:

  1.注重大数学学习观,高度关注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并向考查,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学思想及时总结,培养良好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应对变化的数学题型。

  2.继续重视“四基”。在数学试卷的分值分布来看,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占比是比较大的,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侧重难题,偏题,而忽视基础。同时,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更好提升数学思想和能力,即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掌握“四基”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数学试卷越来越注重数学文化,要多积累中外数学文化,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增加知识广度和深度,帮助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3. 继续重视研究教材。把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内容、思想与方法真正弄懂吃透。系统的整理归纳,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使之系统化,从而活学活用。对教材的研究永远不过时、不落伍,坚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例、习题的价值,恰当重组、改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发挥例习题的最大价值,使之有效的服务于教学。只有抓住教材,夯实基础,才能保证中考基础知识不失分,也能解决考查综合能力的“活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