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德州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命题更开放多角度关注社会
解析老师:德州市教科院语文命题组老师
今年中考语文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三大部分,阅读量5400字左右,书写量为1280字左右,分别考查字音、字形、成语运用、语法、文化常识、标点符号、病句辨析、名著阅读、默写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这次语文试题较好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考试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符合未来命题改革方向,达到了考试的总体目的。
今年试卷遵循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的出题思路,由单一指标向双向指标和多项指标逐渐过渡,题型也由选择、填空、简答、写作渐加砝码。像1、2两题,虽然有几个热词干扰,但其他词语都来自教材,且不止一处错误,考生判断起来并不困难。
在积累与运用部分,我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选择题共有7个:语音、字形、成语使用、语法知识、文化常识、标点符号和语病辨析。今年每个考点的考查范围有所扩大,如在语音、字形两个考点,过去往往以教材和现汉(现代汉语词典)为主,不太关注时政、经济和生活用词,而今年我们看到的“相机调控”“外溢效应”“营改增”“获得感”等虽然教材里并没有,但它们是现在各种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热词,也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的词语。
在考核学生的“传统文化”中,仅5题就涉及称谓、家居、天文和植物等的传统文化内涵;课内文言文考查的是《论语》的特点概括;课外考查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仁”的表现;而现代文阅读中材料选为“亭”,它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园林中有了亭,才画龙点了眼睛,生活上升为艺术。
本次在命题上设置了较多的开放性试题,默写(5)小题,有四个答案之多;11题,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有数量多寡、高低起伏、声音响哑、色彩殷白、气味浓淡等多种选择;大阅读《精神明亮的人》设题也并非只认可一种声音,只要“言之凿凿”,以理服人就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