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知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诀窍
(2017-04-07 05:20:07)
标签:
家长要知道培养孩子自 |
分类: 养生保健生活百科 |
当然,培养自理能力,并非简单地放任孩子自己去做,在锻炼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指导?孩子成功或者失败了,应该说些什么?小编再给爸妈们支几招:
1、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的意识
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让孩子掌握几种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天天坚持。因此,爸爸妈妈除了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愿意坚持以外,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是帮爸爸妈妈做。
比如,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间,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了!”而尽量少说:“真棒,能帮妈妈做家务了。”如果孩子撒娇,不愿意自己做,也要坚持到底,让他明白他长大了,以前爸爸妈妈帮他做的事情,现在该他自己做了。
2、提供机会,让孩子尽情体验
能力是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孩子只有更多地参与到个人事务的处理过程中,才能发展他们的个人事务自理能力。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例如3—6岁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去决策、去做一些事情了,比如进餐、选衣服、分配看电视和玩玩具的时间、收拾房间等。在做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爸爸妈妈可以成为幕后的把关者。
3、营造宽松氛围,学会耐心等待
成长需要时间。孩子们可能拿着筷子却夹不起饭菜;可能想穿衣服却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亲近某个伙伴,却被别人讨厌;再或者想下棋,却乱走一气。不要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好,他们需要时间。当他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当他苦恼的时候,安慰他,帮助他;当他进步的时候,表扬他,激励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会成长得很好。
4、要求积少成多,让孩子逐步独立
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难度也不一样。爸爸妈妈可以帮他们安排一个进度表,一样一样地学,逐渐增多。比如可以先学自己用勺吃饭,做到不洒出来;再学自己端饭、添饭,让孩子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合适的量;接着是端汤、使用筷子……这样,孩子就渐渐能独立完成进餐的所有活动。
5、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
个人事务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穿裤子就需要先看裤子的前后,坐下来,把腿伸进裤腿里;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就需要和别人协商,想办法征得同意,而不能抢;玩玩具就得知道玩具的特性和相应的规则。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方法引导是必要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