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真正备好一堂课

标签:
怎样真正备好一堂课 |
分类: 养生保健生活百科 |
- 怎样真正备好一堂课
-
作者:周桂玲 王平生 来源:中国教师报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好的备课,不仅仅是将教材讲透,还要能够将学生带进更广阔的知识海洋,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备课?备课有没有技巧可循?
周桂玲老师和王平生 下面两位老师表达了他们的观点,若你有好点子和好经验,不妨也发给我们,有机会刊登在中国教师报哦~
观课
十几年来听课无数,然而有一节课却让我记忆犹新。
《将相和》一文,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说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两次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都被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说秦王为赵王击缶。
此时,授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蔺相如怎么拼?”学生回答:“用宝剑!”“然而,蔺相如是一个文官,如何佩带宝剑?”学生陷入了思考。
过了一会儿,授课教师出示文字“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原来,古时有一种说法,“如果某人的血溅在自己的脸上,会沾染一身晦气”。秦王因此不得已为赵王击缶。
随后,授课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在这个故事中哪个国家胜利了?”生答:“打成了平局。”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及简介:瑟是一种高雅的乐器,是当时供上等人弹奏的一种乐器。缶是下等人的一种乐器。图片和文字的直观展现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赵国略胜一筹。精彩继续,授课教师说:“在命令击打方面有什么不同?”略加思索,有学生便高高举起了手:“秦王命令赵王鼓瑟,是王命令王;蔺相如命令秦王击缶,是臣命令王。赵国又略胜一筹。”多么聪明的孩子,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授课教师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课下,我听到了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
“这堂课真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仿佛在看古装剧一般。不仅如此,‘文官不佩戴剑’‘如果某人的血溅在自己的脸上,会沾染一身晦气’‘瑟、缶的区别’这些知识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真是大开眼界。”
“这40分钟真是过得太快了,我好想知道秦王、赵王、蔺相如他们后来的故事……”
“课上我们虽然学习课文,但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老师不断设置问题,激起了同学们攻难解疑的挑战欲,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
“这堂课虽然大家讨论得很激烈,但当别人发表意见时,同学们马上就会安静下来,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课上显得非常有秩序。”
不仅是学生,对于授课教师的讲解,我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更多的还是钦佩。我想,授课教师在备课时真不知道查阅了多少资料,读了多少书啊……
(周桂玲 宁夏西吉县第一小学)
支招
战略性备课,是指一切有助于教师长期上好课,在总体上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益而进行的一切相关备课活动。战术性备课,是为应付性上好一两节课而临时进行的应急性备课。
战略性备课是为教师终身教书育人派得上用场的相关修炼活动,如学习各类对教育教学有用的知识,积累教科研资料、探究教育教学学术知识,等等。战术性备课仅着眼于上好一节课所需要的技能性准备。
受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众多中小学教师一般对战术性备课都比较重视,如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倾注全部心血彩排、训练、琢磨、准备等;而对战略性备课,关系到一生教书育人的积累修炼却比较马虎,甚至很少投入。不少教师的书柜里长期陈列着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几乎很少添置对长期教书育人有提升意义的经典读物。这导致教师日渐减少乃至枯竭的“一桶水”“半桶水”不能及时更新和补充。战略性备课的缺失或不到位,导致教师的人文文化底蕴日趋不足,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性备课与战术性备课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注重战略性备课的教师处处下功夫,在生活中备课,在备课中生活,常常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起课来总是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积累起渊博的知识经验,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学生才能从中得到灌溉、滋润,而迅速长成参天大树。
由于只重战术性备课,忽视战略性备课,教师自己原有的“半桶水”就会日渐枯竭,这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忽视战略性备课而只应付战术性备课,是急功近利的短期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为了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干出实绩,饮誉于教坛,必须着力搞好战略性备课。
有些教师上不好课,搞不出优秀课例,总认为是教法不行。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法只是一种形式,问题还在于内容的肤浅和不足,即缺乏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渊博的学识、雄厚的文化底蕴。一堂课如果没有内容上的精辟和独到之处,没有充满智慧的生成、升华,没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即使在教法上求新求真,也于事无补。战略性备课的功夫太浅、缺乏人文底蕴的教师,是难以在课堂有所突破和创新的,也难以在某些教学细节上留下令学生回味无穷的东西。注重战略性备课的教师,其课堂教学往往充满睿智,在具体的教学细节上屡出奇招,创新课堂教学,时不时闪烁着思想火花,令学生回味无穷,受益终身。
平时勤于读书“进货”,勤于吸取新信息,培养“书卷气”和学者味,常以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姿态去读书学习,积累对教书育人有用的材料信息,这是教师战略性备课的应有之义。
然而,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下,少有教师能沉得住气,在战略性备课上下功夫。教师整天忙碌的是读试题,读教学参考书,以应付激烈的考试竞争。日夜奔忙在战术性备课的层面,不利于教师可持续成长。
教师由于缺乏战略性备课,扎根不深,严重影响制约着专业素养的提升。多年来,教师整体缺少教育信仰,耐不住寂寞,整天忙于应急教学而致教育思想日趋贫乏,这自然出不了思想深邃的教育家。
我们呼唤和盼望广大教师拿出古今大学问家“皓首穷经”的治学精神,搞好战略性备课。
(王平生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