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15-10-07 18:01:39)
标签:

教育

情感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

分类: 养生保健生活百科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美国三位科学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机制研究”。

 

修复“生命密码”

3名获奖者分别是77岁的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名誉教授、瑞典人托马斯·林达尔、生于1946年的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教授保罗·莫德里克以及69岁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教授阿齐兹·桑贾尔。其中,桑贾尔出生在土耳其萨武尔,同时拥有美国和土耳其国籍。

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在声明中说,3名获奖者的研究在人类了解活细胞功能、从分子层面解释遗传性疾病成因以及癌症发生发展和人体衰老的机制方面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DNA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和生命机能运作,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被称为基因。DNA每天会因受到紫外线、自由基和致癌物质的侵袭而受损。然而,科学界曾一直认为DNA是一种稳定的分子,直到上世纪70年代,林达尔的研究才打破这一设想。

由于认定DNA的衰变速度与人类生命的衰亡进程并不一致,林达尔通过研究发现了能够不断抵消DNA崩溃的碱基切除修复这一分子机理。桑贾尔则绘制出了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展现出细胞如何修复紫外线对DNA造成的损伤。莫德里克更是在研究中发现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时的细胞“纠错”机理。

丰富治癌手段

评审委员会表示,除去每天受到的外部“攻击”,DNA本身也具有内部不稳定性。人类的遗传物质之所以没有解体,正是得益于一个能够监控并修复DNA的分子系统。

“他们(的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人体如何运作的了解,”声明说,“还会为丰富拯救生命的治疗手段开辟(前景)。”

林达尔在现场电话连线时说,自己能获奖相当惊喜。他表示,DNA大量受损会诱发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因此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对抗这种损伤,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摸透这些损伤形成的机理。”

另一名获奖者桑贾尔同样激动不已,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他说,通知电话打来时自己正在睡觉。“电话是我妻子接的,她叫醒了我。我根本没想到(会获奖),太吃惊了。我尽量让话语连贯……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