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王一起读《论语》
杨天宇

我们这个星期还要背十二则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两则让我感触最深。
前一则简单的意思是:若几个人在一起,嘛呢,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大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要接触的人多了,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各自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后一则意思是:我们要敏捷而努力地学习,爱学习,不以自己向别人请教而觉得羞耻。要多向别人请教自己不会的问题,多多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这两句虽然是2000多年前孔子说的,但至今,影响很深。《论语》博大精深,所以我们要多了解它,对我们做人、做事很有帮助。
我和老王一起读《论语》
马晓浈
这次是我第三次写感悟了,相对前两次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了,没了先前那份激动,只想认真地写出自己这一次的感悟。
这次的论语比较难背,差不多每则都很长,都很难懂,不过其中有几句是我们以前背过的,还有一句是我这次的感悟主旨,那就是“子曰:非其鬼而祭之,掐之。见义不为,无勇也。”其实说实话,对于前半句我不太懂,重要的是后半句,就是我们所说的“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多少高尚的人格,如今的世界缺的就是见义勇为的人,可能有人会问了:“见义勇为?要是把自己的性命搭上了呢?”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会这么想吧!救不了别人还把自己搭上,多不值啊!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救这个人,那么他还有生还的希望,如果不救,那么一点希望也没有,去年被两辆车相继碾压的小悦悦,被18位路人漠视,最终被一位清洁工奶奶救起,但为时已晚,我想问问那18位路人,你们的良心哪去了?没有一个人拨打120,你们的学白上了吗?像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见义勇为,真的有那么难吗?
如果见义勇为可以让你有所损失的话,你不做没有人会指责你,不是连打一个电话都做不到,真不知道当时的你们是怎么想的。
见义勇为,流传了千年的文化传统,难道就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不,绝不可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会被我们发扬光大,见义勇为这种精神也要一直发扬下去,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的。

我和老王一起读《论语》
毛世玉
每周都读,《论语》,每次都背,《论语》,每天都头疼《论语》,每次走神都害怕《论语》,总之,《论语》总是在脑海中出现,挥之不去。此乃心里在做怪。
每次背《论语》,每次志《论语》,为何我的记忆背叛了我?至今我才明白其中的缘故——未曾三省吾身,也找到了改正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看到这句话不知多少次,思考这句话不知多少次,今日忠时明白,持之以恒的道理,中国古代有位名将的话在我耳边响起:自古以来,战争无数,死伤无数,各种战争策略的出现,各种兵器的铸造,无不“惊艳一时”,但敦不知,时间最伟大的兵器是时间,最伟大的策略是利用时间。是啊,光阴无情,时间可以淡忘一切,那我们的记忆会比时间更强悍,能记住所有的事物吗?
不能,我不能,你不能,人不能,犬不能,我们只能延迟时间的作用,让有限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这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人为什么存在的原因,一代奸相董卓曾有言曰:“我本有机会成霸业,但利欲毁了我。“是什么能让董卓有此狂言哪?
原来,在董卓在封地起兵,攻入皇城,有人献策曰:“设以牢笼;困之,日久,人志之,可代之。“这种策略就是充分利用人的无情一面,在给予好处的同时忘掉原来的恩泽,此招是充分利用人之冷漠的策略,但董卓狂妄自大,没有接受,也就造成了他日后的惨败。
我们不求以后如何,但求今日学业有成,时间限制着我们,与其对抗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因此,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时间,在自身上找到缺点,用一句话对待它:“干掉它”。
《论语》虽有用,但他却是为有感之人而存的,一个人背过多少条《论语》算不上什么?无非是他背过而已。一个人理解多少条《论语》也算不上本事?无非是他善于思考罢了。但一个人能将《论语》中的几条运用于自身,运用于实际,这就是本事。
想象一个,一个人背过很多《论语》却贪、懒,一个人不知有《论语》却勤劳善良,因此我认为《论语》的存在是为了让人改变人身上的弱点,将自己的缺点改过来,这就是《论语》的功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