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成为这样的老师

(2014-09-21 11:20:11)
标签:

教育

杂谈

情感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想成为这样的老师

                                                    作者:张丽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开栏的话: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本报今起推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栏目,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童年时,每每去爷爷家,最吸引我的,便是他那本放在写字台上厚重的笔记。打开,呈现眼前的不仅是书写工整、形体漂亮的一行行汉字,还有色彩斑斓的笔迹:黑色的是“教学内容”,红色的是“教学重点”,蓝色的是“课后反思”。它们让原本普通的笔记本变得更有价值,充满魅力。爷爷说,那是他在每一次夜晚灯下的汗水与智慧,是他面对学生讲课时的信心与底气。那时,我想成为像爷爷一样的老师——做一个能够教授学生知识的人。

  少年时,最熟悉的人,是爸爸的学生。他们是爸爸在饭桌上,讲给家人听的那一个个有趣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是在爸爸下班回到家后,可以随时带着“不懂”与“坏心情”来做客的小朋友;他们是我“爸爸时光”的分享者,是爸爸全部耐心与爱心的接受者。爸爸说,他们是他常挂心头的人,是他引以为傲的唯一财富。那时,我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老师——做一个把学生当自己孩子般来爱的人。

  青年时,我如愿以偿,顺利考入师范专业,成为了一名准教师。那段日子里,校园中我喜爱的每一位老师,都成了我身边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成为了我心中最鲜活、最生动的榜样。在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引导下,我崇拜着孔子,翻看着《论语》,记住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并在他们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下读懂了其中的含义。那时,我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老师——做一个给学生起到良好示范引领作用的人。

  后来,终于走上了独属于我的三尺讲台,拥有了可以体现我生命价值、燃烧青春热血的地方,迎来了我教育土壤中将要播种的第一批幼苗。那时,我想把我所学到的一切东西,完完全全、一股脑地传授给他们,想让他们尽快地拥有更多的知识与才艺;那时,我想像初次成为母亲的人一样,把所有的爱,全部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他们,想让他们也快速地爱上我,这个给予他们最无私师爱的人;那时,我总是将自己的体悟与感受通过说教的方式,逼迫他们认同与接受,总是期待他们成为我所希望成为的那类人……直到我周围的前辈们告诉我,教学生,就像种庄稼,浇浇水,驱驱虫,施施肥,用心栽培,不可着急,更重要的是,作为老师,你要做一个有高尚德行的人。

  这时,我终于明白,其实,我该成为这样的老师——既有思想,又有信仰;既有学问,又有品行;既懂得爱,又会爱;既能春风化雨,又能润物无声……

  我想成为这样的老师,我该成为这样的老师,我会成为这样的老师。

  (张丽莉  作者系201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黑龙江省残联副主席、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原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20日第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