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成长需做实“隐性功夫”

(2014-08-30 07:19:12)
标签:

情感

教育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师成长需做实“隐性功夫”

作者: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教委办 刘敏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当下,教育部门通过不断改善教育环境、办学条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逐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综观一系列教师培训、研修、校本教研等显性途径,教师发展中的隐性功夫更不能被忽略。正所谓内因才是发展的关键,显性的措施能使教师走得快,而隐性因素却让教师走得远。故此,教师在关注显性成长途径的同时,也要做好做实内在的隐性功夫

        首先,教师应在静中夯实自我。定能生慧,静纳百川。这话道出静心、静气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身处浮躁的当下,各种诱惑、名利引诱着我们,学校也早已不是纯粹的净土,平时不争,评时争成了某些教师的生活写照。教师要静下心来,专心地搞好自己的事情,一点一滴地积累底蕴,一丝一毫地提升自己。别老想着扬名立万,真正俯下身子,在处着手,在中做文章。走进课堂,从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开始;走进学生,从谈心交流开始;走进大家,从小处对照自身。如若如此,则会让自身修为厚重起来,最终会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其次,教师要淡泊明志,在研中提升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可以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研修力,通过直击教学生活中的小问题,寻找积极有效的策略。通过不断地教学,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前进的方向;通过名家,发现他山之石,看到前行的目标;通过学生,发现学生的需求,从而因需定教。研,不为名与利,只为自身,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拓宽教学视野,走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找到教育的世外桃源

        最后,教师应痛定思痛,在思中完善自己。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综观教师的成长历程,教师之间的不同也就在这个上。年复一年地重复自己,也只会看到花相似。而一个不断解剖自己,善于反思的教师,绝不会走回头路。他们思过去是为了指导今天的自己,他们思今天是为了看清明天的路。一个善的教师,更注重正思。所以,他们才不会被光怪陆离的现象迷眼,他们不会盲目去追随,而会量身定制自己的行走方式,在丰富、完善自己的过程中,耐住无情解剖自己的那份痛,慢慢来,在不着急中扎实而为,踏实而行。

      教师成长说到底是自己的事情,只有学会自己自己,做实做好这些看不见的隐性功夫,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真正踏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来源:《中国教师报》2014827日第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