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教育的幸福
(2014-05-03 09:43:37)
标签:
教育 |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品味教育的幸福
岳阳市洞氮小学——张贵平
一、踏实工作 我们感受着幸福
去年,因为学校校安工程,我与市里几个部门的同志打了几次交道。初次见面体会到了门易进、笑脸迎、事难办的苦楚,感到了个别部门的官僚作风与冷漠。可是,当我介绍自己是洞氮小学的教师时,他们紧绷的面孔立马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听说你们洞氮小学教学质量很好,好多孩子都要转到你们学校去,我有一亲戚的小孩想到你们学校就读,请帮帮忙”。此时我真正感到了作为洞氮小学一员的幸福与荣耀,洞氮小学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这是我们师生踏实工作,奋斗几十年的结果。这件事给我的感受很深:的确,教好一个学生,能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能造福一方社会。
年青的李睿老师,在自己的成长日记中写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守候着错题,守候着作业,守候着没有背完的课文,当我觉得这无穷无尽的守候,枯燥而又苦不堪言时,却欣喜地发现,在一次次的纠错,一次次的重复中,我知道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如何让单词更好记忆,知道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看到一张张进步的测试卷,听到家长一句句由衷的感谢,我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些守候是值得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看到一个六年级学生的习作,题目是《老师——没有血缘的亲人》。文章中写道:父母、祖父母,都是我的亲人,我们血脉相连,因此相亲相爱。可是,有一种亲人,没有丝毫血缘让我们相连,却又似亲生父母,无微不至关心我,无时无刻地呵护我,耐心地指引我,教育我,他,就是老师——我没有血缘的亲人。您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可得到的却只是那微不足道的工资。
老师——没有血缘的亲人,困惑时,您会帮我指点迷津;难过时,您会充当朋友的角色,陪我聊天。
老师——没有血缘的亲人,谢谢您带我畅游神秘的知识迷宫,迷路时,有您指点我不害怕;气馁时,有您加油鼓气我会振作,继续探索知识奥秘。在您的帮助下,我懂得了怎样为人处事,对您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无法用金钱衡量,我只能对您说:谢谢您——我的亲人,这几年有您,很幸福。
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幸福的泪花,作为老师群体中的一员,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为拥有教师这份职业而自豪。
三、
家长赞赏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有很多留守的孩子,这些孩子缺少父爱、母爱,我们的老师就用爱心温暖他们。有位家长,从广州给89班班主任魏淑华老师寄来了一封信:魏老师,真的从内心里感谢你,我们在外地打工,对孩子照顾不到,你是既当老师又当妈妈。运动流汗了,你为孩子准备了擦汗的毛巾;天气变冷了,你为孩子准备了多余的衣服;变天下雨了,你为孩子准备了应急的雨伞。孩子受伤了,你还准备了消毒水、创口贴。老师,您比我们想的还周到。
是的,想得周到的在洞氮小学又何止魏老师一个人。
今年五月的一个上午,一位三年级同学的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书记,我本来是要给你们三年级107班的语文、数学两位老师写一封感谢信的,可是我没读什么书,没有多少文化写不好,但我从内心里非常感谢这两位老师,是你们学校领导有能力,才出了这么好的老师。你在大会上一定要表扬他们。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奶奶的孙子因为生病住院耽误了两个星期的课程,甘彩霞老师和吴媛媛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义务辅导学生的学习,把耽误的功课全部补上了。家长无以表达,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要让学生记得你一辈子,不让学生记恨你一辈子”。这句话是一位退休的老师给我的忠告。他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人、塑造人、挽救人。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要轻易地动用处罚,应当及时教育并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发生在两所高中学生谈恋爱的事,因为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所高中的班主任发现学生谈恋爱的事情之后,没有声张,主动和校长商量解决的方法,老校长富有经验,私下把男、女两位学生请到办公室,关上大门,开始了真诚的谈话。老校长首先肯定了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相爱是正常的,无可厚非,进而引导学生恋爱要掌握好时间,现在正处于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不宜分散精力,双方要把这份爱情珍藏起来,确定奋斗目标,相互鼓励,努力实现你们的理想。两位学生谨遵校长教诲,结果双双高中,大学毕业后,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现在他们每年都回母校看望老校长。另一所高中的班主任发现学生谈恋爱后,非常紧张,这还了得,一定要杀一儆百,不但责令两位同学在班上作保证,而且还当着全校师生的面作检讨,并报送学校给予处分,弄得满城风雨,学生心力憔悴,还哪有心思念书,一纸处分更让男女双方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结果高考失利,劳燕分飞,这位班主任及学校的做法让这两位涉世不深的学生记恨终身。
五、谨记职责 我们追求着幸福
有人说: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更危险,庸医害的只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却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的家园。
这不,刚开学两天,二年级一位同学,接连两天动手打了两个女同学耳光。当老师向他询问家长的电话号码时,他先后故意说了四个错误的手机号码“欺骗”老师,老师大发雷霆,盛怒之下把他拉到了我办公室。
看着十分紧张的学生,我没有责备,温和地说:“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能告诉我原因吗?”原来昨天同座的女生把废纸扔在了他干净的座位下(班主任规定每个学生要负责自己座位下的卫生),他发现后就动手打了该女生一巴掌。今天一早,他发现自己所在组的桌子没有对齐,主动去移桌子,在此过程中,他的手指被前面的女同学无意的夹了一下,于是他又动手打了前面的女生。果然,事出有因。
后来,班主任告诉我他动手打人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几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呢?联想到心理健康培训课上专家讲的案例,是否与其家庭有关?我试探地询问道:“在家里,如果你爸爸、妈妈吵架了会怎样”。他说:“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爸爸一生气就打妈妈,有几次我还看见爸爸拿椅子砸妈妈”。我这下知道了问题的根源,他是受了父亲的心理暗示,模仿着父亲处理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我接着问:“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爸爸的手机号码”。“爸爸如果知道了,回家之后准会揍我一顿”。此时,我完全明白了他的做法,他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紧急避险。在我保证他不会挨揍之后,他爽快地告诉了我家长的手机号码。
我肯定了刘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一是有一份责任心,保持自己座位下的整洁。二是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主动摆齐本组桌子。他听了我的表扬后有点感到意外。我耐心地开导他,虽说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动手打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打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其实你还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把刘同学的爸爸妈妈请到我的办公室,分析了孩子经常打人的问题根源,希望家长今后有矛盾坐下来讲道理、相互沟通,正确的引导孩子,做孩子的表率。并送给家长一本《小学生家长手册》,两位家长很惭愧。他们没有想到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给孩子带来了这么大的心理阴影。夫妻俩非常感谢老师,表示一定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遇到问题与孩子交心谈心,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六、满怀爱心 我们诠释着幸福
二是对待后进生,要坚守师德底线,要学会克制,要从根源上找原因。不要随意当众数落学生,更不要采取一些无效的极端的手段。体罚与变相体罚只会让学生表面臣服,内心却与老师越来越远。
三是真心关爱学生。一是我们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贫困生、留守生、单亲生、学困生这四类学生需要我们奉献更多的爱,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我校90班顾娜燕老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年正月初五她亲自到岳阳县三荷乡看望患病的学生,一番问候带去了教师的温暖。几句鼓励,让学生、家长感动落泪。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学生的话,希望自己的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关爱自己。只有这样的思考,才能真正体会到关爱的含义。
四是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面对每位学生的特长、爱好,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微小的成绩,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对教科书的质疑,对教师授课的质疑等方面,我们尽可能采取赞赏的方式。试想,学生在跑步时,班主任老师在跑道边上为他加油,那是何等的奖励。
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构思;只要我们牢记师德,教育的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它等着我们去创造、去发掘、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