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学生王旭萌写2013高考浙江卷作文
标签:
教育 |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香港大学学生王旭萌写2013高考浙江卷作文
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
三句话看青春
(一)
清晨的迟疑 傍晚去哪里
夜里的哪颗是你?
流星说 它是多余的 所以
陨落
(二)
午夜的旋律,熟悉的叹息。低回的琴声,流泪的指尖。
总想为孤独的城市哀曲找一个安魂的处所,它们不该流离在电波的上空,在无数伤心的角落,勾起掩埋掉的往事。
(三)
拉开窗帘,夜色黑得如同乌鸦浓密的羽翼。打开窗,大风牵动了眼角神经的末梢,顿时咸得刺眼。
大风带起我,思绪纷飞,在无星无月的天空里。
想起鲲鹏的三千里飞行,三千里遨游。扶摇,直上,在天地间享受“莫大于我”的快感,驰骋日月。然而坚硬庞大的翅膀会不会在瞬间模糊了飞翔的动力——从北冥到南冥,起点和终点到底在哪里?
在如此迷茫着的中点,人们给它一个名字——青春。在这里,我们怀疑自己:回头看不见来时的纯真,向前看不到深藏名与利的方向。曾想着必须面对的窘境是二者择其一,却不知现实让那么多人,挣扎在最好的年华里,毫无选择。
(四)
在《成长教育》里,16岁的珍妮坐在她不熟悉的红色轿车里,对着陌生的男人笑着说:“等我上了大学,我要看自己想看的书,听自己想听的音乐。我还要看画展,看法国电影,和见多识广的人聊天。”而当她踏过巴黎,拍下了伯纳琼斯的画,经历过她的罗切斯特先生之后,生活给她的却是一段成长教育。
青春不是没有纯粹的梦想,只不过那时我们还没有能力去分辨幻想和梦想。
(五)
彼得潘的世界里,孩子在第一次遭受不公平之后学会了发呆,在第一次学会不公平地对待别人的时候,永久失去了孩子的标记。
每一个孩子都会飞行,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采果子,集玉露,享受免费的灿烂晚霞。然而,一旦被逐出了孩子的王国,以后的路就只能靠双脚走过,当脚底的细腻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层层老茧时,曾经的孩子回忆起了那些教会他“不公平”的大人,让他被动而无奈地伤害了其他人。脚底的茧子,一层层,都是不公平的世界。
孩子说,还能回去么?但现在,他已经是大人了。
(六)
我按掉电波,我收起思绪,我仰望天空,我看到流星划过。唯一的光亮,唯一的神采,一瞬而过,就这样嘲笑着自怜自艾者来不及打结的绝望。
而流星的陨落,不再多余。流星明白了,陨落,只是飞翔的另一种方式。孩子明白了,疼痛,只是清醒的另一种表达。
青春也许短暂易逝,一事无成就一划而过。它原就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能给做它做的最好的注脚,也唯有坚强。
(六)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在哭泣中,天使从未出现,因为“上帝助自助者”。在他乡,魔鬼的判决也没有来临,无法任性地一了百了,依然只能“在路上”。
于是,我们爬上高高的土坡,眺望踩过的轨迹;我们唱起了歌,不为天地,不为命数,只为了让自己也动容的坚强——竟然从未发现,保护我的恰恰是我自己;竟然可以,在没有恩赐的土地上,一个人走过来了。
(零)
我们唱着歌,致青春。

加载中…